這並非完全是開玩笑。好久以來,就有一種漢文稱之為“洋涇浜英語”,英文稱之為PidginEnglish的語言,是舊日通商口岸使用的語言。出於需要,非說英語不行,然而那裡的中國人文化程度極低,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認真學習英語,只好英漢雜燴,勉強能交流思想而已。這種洋涇浜英語,好久沒有聽說了。不意最近讀到《讀書》,1998年第3期,其中有一篇文章《外語為何難學?》一文中講到:語言具有表達形式與表達功能兩套系統。兩套系統的“一分為二”還是“合二而一”,直接影響到語文字身的學習。作者舉英語為例,兒童學話,但求達意,疏於形式,其錯誤百出,常令外人驚愕。如I done it(I did it)(我做了它);She no sleeping(She is not sleeping)(她沒有睡);Nobody don’t like me(Nobody like me)(沒有人喜歡我)。這表示功能與形式有了矛盾,等到上學時,才一一糾正。至於文盲則“終身無悔”了。當它作為外語時,這一順序則正相反,即學者已經具備表達功能,缺少的僅僅是一套表達形式。作者這些論述給了我許多啟發。三句例子中,至少有兩句合乎洋涇浜英語的規律。據說洋涇浜英語中有no can do這樣的說法,換成漢語就是“不能做”。為什麼英國小孩學說話竟有與洋涇浜英語相類似之處呢?這可能表示漢語沒有形式變化,而思維邏輯則接近人類天然的思維方式。英語那一套表達形式中有的屬於畫蛇添足之類。因此,使用英語詞彙,統之以漢語語法,從而形成的一種世界語,這想法不一定全是幻想。這樣語言功能與表達形式可以統一起來。這種語言是人造的,但似乎又是天然形成的,與柴門霍夫等的人造的世界語,迥異其趣。
怎樣學習外國語
這是我經常碰到的一個問題,也是學外語的人容易問的一個問題。我在1997年給上海《新民晚報》“夜光杯”這一欄一連寫了三篇《學外語》,其中也回答了怎樣學習外語的問題。現在讓我再寫,也無非是那一些話。我索性把那三篇短文抄在這裡,倒不全是為了偷懶。其中一些話難免與上面重複,我也不再去改寫了,目的在儲存那三篇文章的完整性。話,只要說得正確,多聽幾遍,料無大妨。
漢語與外語(9)
一
現在全國正瀰漫著學外語的風氣,學習的主要是英語,而這個選擇是完全正確的。因為英語實際上已經成了一種世界語。學會了英語,幾乎可以走遍天下,碰不到語言不通的困難。水平差的,有時要輔之以一點手勢。那也無傷大雅,語言的作用就在於溝通思想。在一般生活中,思想決不會太複雜的。懂一點外語,即使有點洋涇浜,也無大礙,只要“老內”和“老外”的思想能夠溝通,也就行了。
學外語難不難呢?有什麼捷徑呢?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所謂“有心人”,我理解,就是有志向去學習又肯動腦筋的人。高臥不起,等天上落下餡兒餅來的人是絕對學不好外語的,別的東西也不會學好的。
至於“捷徑”問題,我想先引歐洲古代大幾何學家歐幾里德(也許是另一個人。年老昏聵,沒有把握)對國王說:“幾何學裡面沒有御道!”“御道”,就是皇帝走的道路。學外語也沒有捷徑,人人平等,都要付出勞動。市場賣的這種學習法、那種學習法,多不可信,什麼方法也離不開個人的努力和勤奮。這些話都是老生常談,但是,說一說決不會有壞處。
根據我個人經驗,學外語學到百分之五六十,甚至七八十,也並不十分難。但是,我們不學則已,要學就要學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越高越好。不到這個水平你的外語是沒有用的,甚至會出婁子的。我這樣說,同上面講的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