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是退而求其次對產品質量的低要求。但這樣一來最直接的影響是零配件配合不緊密,間隙過大產品質量有瑕疵,時間長了我們的產品內部也許就叮噹叮噹的產生異響。這也就是總給消費者感覺國內的產品就是沒有歐美日的耐用,總也趕不上人家的原因。

機械加工、材料問題,都是企業產品質量的關鍵生產因素。

機床等生產裝置可以買過來,但是國內買不來人家的高技術生產工人。過程技術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這種看家本領是買不來的!

同樣一個零件,選擇不同的方向和走線切出來壽命卻明顯不同。生產裝置可以賣,但是諸如工程應用技術人家卻是保密的。

材料上國內根據本國情況也制定出了一些生產標準,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國內的工業標準是根據本國的工程能力妥協的產物。

本身國內的工程能力就低,結果國內根據這樣的低能力建立起來的低標準堂而皇之的透過法律條文的型式普及了下去。到了21世紀10年後這樣的低標準大行其道,我們的工業由千千萬萬這樣的低標準主宰,已經到了改都不能改的地步想要提高標準就得淘汰現有工業體系!

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是高標準推進工程能力,而中國卻是根據低工程能力制定出了低標準。

更何況中國標準制定的非常寬容,本身自己的標準定的就低,結果很多原材料企業為了節約成本而走下偏差讓自己產品成了低標準中的低標準。如因為“兩塊鋼”的軋製裝置精度原因,出廠的鋼材厚度並不穩定,那麼在衝壓廠量產的情況下,國產衝壓件的尺寸和公差也因此就沒辦法得到保證。因為現行的規定鋼板厚度允許的下偏差,那麼原材料供應商絕不會放過這個偷工減料的機會,因為鋼板寬度越長能夠節約的鋼材質量越大,能夠省下的成本也就越多。

這是什麼?

我們的衝壓工藝尺寸和公差本來就有問題,我們的原材料也有問題,弱弱結合!

在國內的生產體系中存在著大量的這種情況,所以林強生在國外買回來的生產裝置,賣給國內的產品採用了國內的原材料,而出口產品不得不採用了國外的原材料,因為質量高的原材料能夠保證工藝,這樣的材料國內根本就買不到只能在國外買!

而實驗材料則乾脆全都是進口,因為國內材料保證不了質量,沒有高質量的實驗材料也就保證不了實驗資料的準確,實驗材料稍微有些瑕疵質量不穩定那實驗資料如何保證準確性。所以迫不得已為了保證實驗,向國外訂購實驗材料也就成了硬性需求。

中國的工業體系是由數萬家低標準的生產企業所組成的,從林強生的感覺來看想要國產汽車完全國產化達到歐美日那樣的技術水平更是任重而道遠!

“不是中國做不出好的發動機造不了優秀的整車,而是我們沒有資源!”一位一汽總工說出了很多國內汽車工程師的心聲。

這個資源就是全體系的按照歐美日高標準生產產品的汽車零配件生產商、鋼鐵、橡膠等高標準的生產體系,沒有這些資源就是有了設計能力也做不出來好產品。

沒有資源,我們就沒有先進的材料用於研發發動機,即使買來了先進的壓鑄裝置沒有好材料我們研究出來的東西也比歐美日這些國家開發出來的發動機效能低,這樣研發就變成了毫無意義。國內只能一次次看著人家研發出新產品,然後我們千呼萬喚的期盼著外國人什麼時候把好產品投放到國內。

所以埃裡克松和尼爾斯他們不看好林強生的公司在中國現有體制下進行的標準化推廣,更何況他想在國內自家的產品供應體系中實現德國DIN日本JIS那麼高的工業標準!德國DIN工業標準是公認的高質量嚴要求,林強生想讓國內的生產體系沒有走就學會跑根本就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