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強生和林香點了點頭,相視一笑,王光美歲數年輕,從政時間不長,還沒有養成官場油滑的性格。
他們發現,這個人辦事說話頗為爽利,能當場給出自己的意見,並且馬上執行,雙方交流起來十分輕鬆,相談甚歡。
送走了王光美,姐弟兩人繼續考察著家電企業,與商家們見面交談,瞭解廠商和品牌。
雖然地處東北,東星集團只是在本省和吉遼兩省做了宣傳,但也仍然吸引了不少的電器經銷商,尤其以南方特區省份出身的銷售代表最為活躍,他們也是參加各地招商會最為積極的一群人。
八十年代中期,老百姓對家用電器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這個時期國內的家電企業技術匱乏,工藝落後,大部分只能走進口散件組裝的發展模式。
國家按計劃審批進口零配件,不可能隨便任由企業生產,並且對來件組裝產品還要徵收“特別消費稅”,一臺14~18寸的電視機就要徵稅500~600塊錢!
恰逢此時,國內的家電需求爆發式增長,龐大的需求和高額的產品利潤,從而促使催生了一大批家電企業的擴張和建設。
據東星市場調查,改開以後全國各地市政府、企業,大力引進家電生產線,短時間內,在全國範圍一批大中小型的家電企業紛紛上馬,幾年間各地共建成了100多家彩電生產商!
這些企業規模不大,產能大多隻有三五萬臺,但幾年間國內的電視機產業卻走完了西方社會數十年的發展道路!
冰箱類商品作為奢侈品也日益的進入了人民的生活中,1978年,中國冰箱產量僅2。8萬臺,零售量約2萬臺;到了1984年年產量為54。74萬臺。
人民群眾被長久壓抑的購買力得到了釋放,產生了龐大的消費慾,供需緊張狀況使中國家用冰箱的生產發展速度很快,各地爭先建立生產企業,重複引進,1984年全國就有冰箱生產廠多達116家!
有資料表明,國內正在上馬或已經上馬,或者加緊上馬的電視機、冰箱生產線,在今年就會集中式的大爆發,1985年的電視機產量將突破1600萬臺,迅速超過美國。冰箱年產量將在今年突破150萬臺,加上進口產品,零售規模將達到220萬臺,更不用說比這兩樣產品更好生產的洗衣機、電風扇等產品的數量了。
這個年代,電視和電冰箱一樣幾乎成為中國普通家庭現代化的代名詞,任何品牌的電視機和冰箱都非常緊缺,“琴島利勃海爾“、“美菱“、“新鄉飛利浦,新飛“……
場館內的廣告橫幅鋪天蓋地,這裡有一大批市民耳熟能詳的名牌冰箱產品,如北。京雪花、天。津可耐、蘇。州香雪海、長。沙中意、滁。州揚子、杭。州西泠、南。京伯樂、廣。東容聲、萬寶、上。海雙鹿、上菱等,真可謂是群雄逐鹿,群雄並起啊!
看著這些家電品牌,連林強生和林香都有些激動,他們頭一次發現國內的家電產業是如此的精彩!
而林強生看在眼裡卻是另一番感受,這些本土品牌,民族品牌,在幾十年後又有多少留存世間,還在家電產業中拼搏,那時候這其中相當多的品牌早已隕落,沉寂消失,但在80年代它們卻有著一段最輝煌的歲月!
第五百七十六章崛起的家電產業
這幾年間也是家電企業發展最好的時期,慶幸的是國內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現在正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時期,買電視等家用電器仍要憑票供應,雖然給百姓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但也不失為一個保護民族品牌國內市場的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由於本次招商會各家帶來的家用電器,仍然是憑票供應的,儘管這裡沒有進口家電,但現場依然銷售火爆,參觀的顧客瞬間變成了搶購者,參展商也變成了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