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得要不少磚啊,大哥你能燒得出來嗎?還有這拉磚的問題,你們潘家村離市裡可不近呢。。。”
這點潘陽已經考慮過了,新窯廠就快完工了,等投入使用後,她立馬就再招工人進來,至於拉磚的問題,也能解決,遠的不說,潘士堯他們跑長途也是為了掙運費,潘陽直接用他們的大卡車,按單次運輸費結算就成了,要是一輛卡車不夠,就讓潘士堯再尋一輛過來。
藉著農忙的機會,潘陽把這事跟潘士堯兩兄弟說了下,潘士堯當即道,“那簡單,這趟我們就不跑外地了,就留家裡把這批磚拉完再說。”
潘陽點頭,轉而又道,“士堯,你們有沒有想過,以後不跑長途了,我們自己重新買輛卡車接工程幹活?”
其實潘陽早有這個想法了,兄弟兩個跑長途,好是好,可潘陽總歸是放不下心,尤其是碰上個地頭蛇,沒準能白跑一趟,潘士松性子又烈,不願意服軟,若是在外地跟地頭蛇有個爭執,潘陽也鞭長莫及,倒不如給窯廠拉磚,拉一趟磚給一趟運費錢。
她僱別人也僱,倒不如用自己家的,而且潘陽也有私心,現在潘士松能上手開車了,兄弟兩再跟田旭剛合幹已經沒多大意義,單憑他們現在的實力,完全可以重新買一輛卡車。
眼下聽潘陽這麼說,潘士堯想了想道,“阿噠,你讓我先考慮考慮,磚肯定是要給你拉,至於重買卡車的事,我得好好想想。”
小一輩人有小一輩人的想法,潘陽也不勉強,點頭道,“成,你們幾個先商量商量再說。”
夏季多雨,一場陣雨之後,地裡的冬小麥徹底熟了,老農民們幾乎傾巢出動,沒日沒夜在地裡趕收莊稼,老潘家也不例外,底灣的小麥最先熟透了,自然得先趕收底灣的麥子。
當初分家時,老潘家底灣的地有一畝多是潘士勳的,趕巧了,潘士勳夫妻兩也下地趕收小麥了。
這還是吵架之後,他們頭一次碰面,氣氛尷尬的不行,潘陽不過掃了一眼這夫妻兩就埋頭幹活了,來個眼不見心不煩,倒是張學蘭,跟八輩子沒見過她兒子似的,上趕著過去跟潘士勳搭話,問他在縣城裡怎麼樣,有沒有好好學技術,吃得怎麼樣,跟同事處的怎麼樣。。。
張學蘭問得殷勤,可人家卻不領情。
潘士勳耳朵可沒聾,任憑張學蘭在那兒說,他就是耷拉著眼皮子,壓根就不搭理張學蘭。
☆、115。23號一更
潘陽聽著都替張學蘭心酸,潘士勳但凡有點良心,都不能對他親媽這樣,攆潘士勳走的人是她,張學蘭有什麼錯。
潘陽忍不住嘆了口氣,扭頭對已經考完試下地幹活的潘士雲道,“士雲,去喊你娘過來。”
潘士雲得了令,蹬蹬跑了過去,不知道她跟張學蘭說了什麼,張學蘭終究是跟她過來了,臉上少有的露出了難過之色,看得潘陽心裡不是滋味,低聲道,“以後你就當沒這個兒子,少了他,還有其他兒子孝敬你。”
潘陽話音剛落,張學蘭終究忍不住低聲啜泣了起來,哽咽道,“從我身掉下來的一塊肉啊,我怎麼捨得。。。”
潘陽印象中,就沒見張學蘭哭過,更沒見她因為什麼事向誰低頭過,眼下張學蘭這樣,潘陽一時有些慌亂,忙丟了鐮刀安撫道,“別哭別哭啊,你不是說我才是你的老來伴嗎,以後都有我在呢,靠天靠地不如靠你老伴。”
張學蘭嗔了潘陽一眼,沒好聲道,“我你跟說東,你就給我扯西,誠心跟我作對是吧!”
潘陽見她又精神了,稍稍放了心,她寧可看張學蘭隨時一副牙尖嘴利的樣,也不要見到她剛才那副神色,潘陽嘿笑了一聲道,“孩子們都在看著呢,好了,別哭了。”
張學蘭也不想在子女面前這樣,反手擦了擦眼淚,低嘆道,“這兒子,我算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