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9部分

識了範正明,對方一臉沮喪的模樣讓他忍不住暗嘲自己心軟——若是他們成功襲擊了魚骨寨,不說一眾親衛命運如何,自己的兩隻小娘安得保命?

想到這裡,心中僅存的一點善意也消隱了去。

當他眼光四顧,想要尋覓手下人問詢四娘安危的時候,老李李繼衝又湊了過來,“三郎,這些人事後續皆歸老夫處置,你自管忙去祭祀事宜。按你日程安排,三五天後徑去汴京也無不可!只是老夫有一建言,三郎可願聽聽?”

能讓這老李如此鄭重其事,想必不簡單。羅開先來了興趣,“世叔但講無妨,羅三洗耳恭聽!”

………………………………

注:1侍周而反周,指趙匡胤本是後周臣子,是周世宗柴榮的親信手下,後來卻反噬其主。

2以下克上,自唐安史之亂啟,舊有的府兵制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概因同伍士卒皆為同鄉,每每勾結一起,違抗軍令綁架上官意圖,故名以下克上。實為唐中期至宋初年軍中普遍現象,趙匡胤“黃袍加身”即為其中典型事例。

—————————

第四十五節 李繼衝的建議(下)

按羅開先所知的“歷史”,這河西党項李家自李繼遷開始,連續三代人都可說是各具特色可圈可點,李繼遷乃開拓之人不必多說,李德明則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李德明的兒子李元昊若非晚時狂妄糊塗,也不至於斷送了整個党項的命運。

至於眼前這位李繼衝則是遊走趙宋、北遼和西夏三方的邊緣人物,雖是宣告不顯,但只要熟知歷史脈絡的人,都不會小窺此人。

這會兒這位深藏身與名的人物如此鄭重其事,究竟想要說什麼?

李繼衝倒是沒想到這個羅長人瞬息間想了如此多事情,拉著羅開先的手臂進了魚骨寨,找到哨兵休憩的地方,又把無關人等全部趕走,才施施然說道:“老夫知三郎想要東去汴京,未知三郎你想要以何等身份入境?”

“唔……”羅開先很奇怪李繼衝為何如此詢問,遲疑了一下才回答道:“羅三本意是以行商身份入境,世叔可是覺得不妥?”

“不妥,大為不妥!”李繼衝捋著鬍子深深搖頭。

聞聽此言,羅開先卻沒有急著追問,而是細細思量這老李如此判斷的原因,從頭想了一遍,也沒發現有何問題,之前路過波斯和中亞腹地,也沒出現任何紕漏。

這時聽到李繼衝輕輕說道:“老夫知三郎之前率十萬眾遊走七河,縱橫不羈,只不知三郎對宋境瞭解多少?”

很明顯這老漢還有繼續,羅開先搖了搖頭,也沒賣弄從“歷史”中知道的梗概。

見羅開先不說話,反而一副傾聽模樣,老李也來了說話的興趣,“老夫年輕時也曾遊走各方,對各地都有了解。據老夫所知,宋境與西域大為不同。以眼下綏州為例,放諸宋境,不過區區邊緣小城,雖名為州,實遠不如東方富庶之地一小小村鎮,但若放置西域,因有萬餘兵士,做一城邦小國足矣。”

這老頭果然不是白給的,羅開先點頭回應道:“世叔請續言。”

被一個從心底欣賞的年輕人持禮相待,老李的精神頭別提多好了,也不賣關子,繼續道:“西域番邦小國,國小民弱,財物兩缺,故如草原部族一般喜迎商旅過訪,而宋境則不然,丁口數以千萬計,絕非西域小國可比,不說每年穀物豐收之盛景,各地工坊鱗次櫛比,錢財貨物更是難以計數……”

“觀三郎也是識文斷字之人,想必讀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1這類語句,宋有眾民為底蘊,自不虞物資匱乏,故尤為注重生民有序……”再次停頓之後,李繼衝眼神複雜而又頗為語重深長地說道:“在這東方,漢人為第一大族裔,早在數百年前,他們就擬定士農工商四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