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
書接上文,先不題劉晨在冰凍之中,毫無知覺。也不題孫悟空在五行山下,有土地山神監押,飢餐鐵丸,渴飲銅汁。
上回書說到那南瞻部洲,劉備得到張世平、蘇雙的支援,結交到了關羽張飛。
當時正值南瞻部洲東漢末年,政局不穩,外戚專政,宦官專權,對西羌戰爭持續數十年,花費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土地兼併現象嚴重,民不聊生。
有人說這亂世之由乃是始於漢桓、靈二帝。漢桓帝禁錮善類,崇信宦官。漢桓帝駕崩之後,漢靈帝即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輔佐。當時時有宦官曹節等弄權,竇武、陳蕃皆為忠臣,想要誅殺了曹節,可惜訊息洩漏,反被那曹傑所害,自此,宦官是如日中天,最後導致漢朝凋亡。
其實不然,禍根並不是桓、靈二帝,禍根很久沒有出現聖明之主,皇帝思想保守,循規蹈矩,但是社會需要進步,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只要長時間不進行改正革新,必然會滋生各種問題,問題越積越多,最終爆發。所以桓、靈二帝只是導火索,並不是深層的原因。
有人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不然,只要能不斷推陳出新,能讓社會不斷進步,就能一直髮展下去。
當然,改革並不是一件簡單是事情,稍一不慎就是萬丈深淵,舉個例子,三四百年之後,有一個皇帝——隋煬帝楊廣。楊廣天資聰慧,少年時就英明神武,屢立戰功,登基為帝之後,更是想要有一番作為。他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開疆擴土,威震蠻夷。楊廣想要做千古一帝,這些自然不夠,於是他開鑿大運河,創立科舉制。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不是秦始皇為漢朝建造的長城直道也不是隋煬帝為唐朝開鑿的大運河,而是隋煬帝開創的科舉制度。
隋煬帝頻繁的發動戰爭濫用民力,這些在他英明神武之下,都不是問題,可是科舉制的影響太大了,隋煬帝也掌控不了。科舉制之前,想要當官,只能是已經當官的人舉薦,寒門平民想要當官,想要有作為,必須投靠那些有錢有勢的世家,可是有了科舉制,有才之人都有可能發揮才能,那些世家子弟便難以濫竽充數。隋煬帝的科舉制,一下子把所有世家都得罪了,加上開鑿大運河等把平民也得罪了,全天下都是隋煬帝的敵人,隋煬帝再厲害也鬥不過全天下的人啊!隨著天下大亂,世家沒有抵禦的了科舉制,於是把火全撒在被手下叛亂殺死的隋煬帝身上,隋煬帝也因此背上了千古罵名,一千五百年後才漸漸好轉!
(本來想過幾天三國寫完之後寫隋唐的時候寫隋煬帝的,忍不住現在就寫了!)
(三國隋唐都很短,西遊才是主戲!)
(本章完)
第49章 劉晨終於醒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咱們再說三國,建寧二年四月十五,漢靈帝劉宏到了溫德殿。剛剛座下,殿角狂風驟起。只見一條大青蛇,從樑上飛了下來,蟠於椅上。
漢靈帝劉宏一下子就嚇暈了,左右急救入宮,百官俱奔逃躲避。
過了一會兒,蛇突然不見了。但是忽然大雷大雨,並且有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
這一年,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出生。
建寧三年,鬼才郭嘉出生。
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盡被大浪捲入海中。
之後漢靈帝劉宏改國號為熹平,熹平元年,太傅胡廣逝世。朝議以楊賜、劉寬、張濟三人教授劉宏。同年,勃海王劉悝被中常侍王甫指使他人誣陷謀反,下獄自殺。
後來,劉宏又改國號光和,光和元年,雌雞化雄。六月,有一十餘丈的黑氣飛入溫德殿中。秋天七月,有虹現於玉堂;五原山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