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敢於冒險,每次行動都表現出色,因此深受劉俊的器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常遇春開始對這種生活感到不滿。
他意識到,儘管他們能夠獲得一些財富,但這種打家劫舍的行為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且,劉俊等人並沒有遠大的抱負和目標,只是滿足於眼前的利益。常遇春渴望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他開始思考如何尋找更好的出路。
在內心深處,常遇春始終保持著對正義和公平的追求。他明白,做賊並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要找到一種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於是,他暗中觀察周圍的環境,尋找著可以離開陸林大盜的機會。終於,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常遇春找到了逃離的契機。
此時,朱元璋正在率軍進攻和州,常遇春早就聽說朱元璋是位豪傑,便混在人群中觀察。朱元璋發現他不僅平易近人,視士兵為兄弟,而且軍隊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是值得效忠的明主。於是,常遇春當機立斷投奔朱元璋。也正是從此刻起,25歲的常遇春正式開啟了戰場廝殺、從無敗績的傳奇一生。
在加入朱元璋麾下不久,常遇春就開始建功。至正十五年六月,朱元璋率軍攻打採石磯,常遇春乘坐小船,冒著劍雨前進,身先士卒,縱身登岸,殺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打得援軍四散奔逃,潰不成軍。在攻佔採石磯後,常遇春又一馬當先攻下太平,他也因此獲封總管府先鋒之城。常遇春又親自操縱戰船,率領水軍大隊,源自海牙水師之後,又跟隨徐達等人一起攻佔了應天,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他也因功被封為元帥。元至正十九年七月,常遇春以騎兵出其不意,攻取了徐州。不久之後,陳友諒率大軍進犯徐州,常遇春奉命前去救援。他在九華山設下埋伏,與徐達雙面夾擊,大破陳友諒。此戰常遇春與徐達斬首萬餘,生擒3000,陳友諒灰頭土臉的敗走江州。
一年後,陳友諒再次率領數十萬水軍進攻南京。常遇春與馮國勝率領三萬兵馬,在南京城西北的龍灣設伏,以少勝多,再次大敗陳友諒。此役過後,常遇春因公被封為刑首,參之政事。二十三年後,不甘心的陳友諒率領六十萬大軍傾巢而出,在鄱陽湖與朱元璋展開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水上大戰。在雙方交火的過程中,朱元璋的坐船被擊毀。而此時,陳友諒的大將張定邊卻率軍攻至。此危急關頭,常遇春一箭射傷張定邊,用自己的戰船將朱元璋的坐船撞入井中,幫助朱元璋脫離了危險。之後,陳友諒充分發揮小船靈活的優勢,乘風破浪,用火攻大敗陳友諒。常遇春彷彿就是陳友諒的剋星,陳友諒剛想趁亂逃跑,卻被常遇春堵住去路,第三次栽在常遇春手裡。不過這一次,陳友諒再也沒有了之前可以逃脫的好運氣,在混戰中被流矢射中身亡。常遇春也因此大功被升為廷章。
至正26年8月,常遇春跟隨徐達率兵20萬東征張士誠,圍困平江城。最終平江城破,張士誠被俘虜後自殺而死。至此,朱元璋基本統一了南北。至正二十七年,常遇春以徵魯副將軍的身份,跟隨徵魯大將軍徐達帥25萬大軍出師北伐,僅用三個多月就平定了山東。不久後,常遇春帶領麾下士卒突入敵陣,在洛水之畔擊潰援軍5萬,贏得了塔爾灣大捷,徹底佔領了河南。洪武元年七月,徐達與常遇春的燕軍攻下德州、通州等地,元大都。元順帝攜后妃、太子等逃往上都,元朝就此滅亡。丟失了400多年的燕雲十六州也終於被收回。之後,常遇春又率軍大敗破獲天路,攻取了山西。不久後又平定了陝西。洪武二年三月,常遇春率軍千里奔襲,追擊元順帝,直取元大都開平,全殲留守元軍,繳獲車萬輛,極大地打擊了北元勢力。)
“看啊, 這就是咱的常兄弟啊,一生無一敗績。”朱元璋看著天幕開始流淚滿面,實在是心痛啊。常遇春走的太早了,都還沒有好好享受就走了。
“畢竟第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