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截了用來嫁接,這也是為什麼樟子松的數量要比紅松多的緣故。紅松做了嫁接的母本後,留下來的樹苗當然還是要栽種到山地去,我們現在畢竟不知道嫁接後的松樹材質怎麼樣,萬一材質不行。只能產松子,以後我們不就沒有優質木材了嗎?再說了,以後都栽種嫁接的松樹,恐怕正宗的紅松都要絕種了,我們給留下一些吧。”
午陽笑道:“你們能夠懷百年之憂,很不錯的,如果大家幹什麼事情都有這個意識。我們的生態平衡就會好多了。立忱,我覺得吧,既然嫁接的能夠早結果,提高產量,還是要儘量多栽嫁接的松樹。”
“老闆,我們是要將嫁接的松樹苗栽完了以後。再栽原生態的樹苗的,山地不夠,我們會找當地政府買的。”
午陽說:“你們栽種9億畝,也就是60萬平方公里,相對於西北這麼大的地方來說。確實太小了一些。”
張立忱說:“老闆,西北的山地不如東北和華北,這裡土層淺,不容易留住雨水,適合栽樹的山地不是很多,栽樹的成本也要高出很多。”
“你估計大概需要多少成本?”
趙粱說:“老闆,我們也只是粗略地算了一下,一顆樹苗的培育成本加上挖出來運到山上,大概是5塊錢,挖坑工錢一個100元,施用肥料款加運費50元,以後每年除草等養護費需要1元,15年松樹長大,需要投入15元,這樣每棵樹就需要170元。一棵樹到了15年以後,就不用再投入,只要採摘松球就行了。每畝山地可以栽種110棵,需要18700元,我們如果栽種9億畝,需要投入16830億元,如果加上建苗圃、修路、修水庫,還有在各地建立晾曬松球的場地,建設松子加工廠,總投資應該在150000億左右。”
午陽問:“這個專案是你們負責還是小石負責?”
張立忱說:“栽樹、採松子、養魚、養野豬都是他安排人搞,他們獨立核算。”
“在河谷裡修水壩,那些水面也是他來養魚?”
趙粱說:“他本來要搞的,但是我們要用水澆灌果樹、藥材、葡萄等,可能會跟他發生衝突,他提出跟我們三七分成,我們得三,他得七。魚苗和飼養都由他負責,我們只保證水源。”
午陽說:“你們只能保證合理使用水源,該蓄水的時候蓄水,要澆灌果樹的時候少讓水流失。真正遇到了天大旱了,就誰都沒辦法了。”
張立忱說:“老闆話裡的意思,是我們佔了石老闆的便宜了?表面上看是這樣,其實我覺得我還吃虧了,不想跟他合作呢。我們西北有將沙漠、鹽鹼地改造成水庫養魚的成功經驗,我們只要在水庫裡面引進蘆葦,就可以養草魚,有了草魚,就可以養鰱魚、鱅魚,還可以養博斯騰湖那種小銀魚,效益肯定不會差的。”
午陽笑道:“立忱,你想自己搞,就自己搞好了,大不了我多給你們發獎金,不要借我的口趕小石走。”
“老闆,我不是要獎金,我是怕你說我花錢多了。如果要養魚,在河谷裡面修水庫。堤壩肯定就得修牢固,既能夠蓄水灌溉,又能夠排洪,不至於被洪水將堤壩沖垮了。魚兒都跑了。如果這個事情能夠穩穩當當賺錢倒是沒什麼,可這裡面風險不小呢。”
午陽說:“立忱,我覺得關鍵是地方太大了,你不能收放自如。沒關係,你大膽去做就是了,虧了就當交學費,賺了更好。起碼,你管轄的產業,不光是工業、農業了,又增加了一個漁業嘛。對了。立忱,我發現西北這麼大的地方,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你要安排人在各個風景名勝點,只要我們還沒有建設賓館。而又合適建賓館的地方,建設賓館飯店和出售紀念品、土特產的商店,沒有問題吧?”
張立忱笑道:“這肯定沒問題。我就是老闆安排在這邊開拓事業的,沒有把工作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