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年青人願意做這個事?”
“我們養豬場從業的年青人多呢,平均年齡不到30歲。就是在這個場,有一對夫妻帶著兒子,一對夫妻帶著女兒,後來兩個青年人對上眼了,結婚了。6個人養了4棟豬舍的豬,收入很可觀呢。”
午陽問:“忙得過來嗎?”
“現在養豬其實不是很累。特別像我們這種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養豬場,豬喝水是自動的。豬糞不用打掃,用水沖洗就行了,每天投飼兩次,隔幾天消毒一次,最大的工作量,還是每天有肥豬出欄,要過磅。”
“養肥豬是怎麼計算報酬的?”
小石說:“從小豬養到200斤左右就可以出欄了,我們是按每斤0。5元結算,扣除豬苗的重量,一頭豬大概可以賺80元,一棟豬舍一年可以生產9000餘頭,有70多萬呢。”
午陽說:“那養母豬的人,收入不是明顯少多了?”
小石說:“其實也少不了多少,母豬性成熟時,大概是120斤左右,以後邊生產還要邊長大,到兩年半、3年淘汰時,一般會長到400斤以上,這增加的重量,我們是按每斤兩塊錢結算的,也能有600塊錢一頭,3年就有24萬,差不了多少,可勞動強度小多了。一般選擇養母豬的人,都是年紀比較大的。”
“如果飼養員為了賺淘汰母豬的錢,提前將母豬淘汰怎麼辦?”
“一般情況是不會的。小母豬頭兩胎,產仔量都不是很高,要培養一頭能很好給小豬餵奶的母豬,也是不容易的,飼養員也捨不得淘汰,再說要淘汰母豬,也是要獸醫根據生產記錄提出建議。比如一頭母豬應該產仔12頭,老化後,就會逐漸減少產仔量,如果只生產8頭了,肯定就會建議淘汰了。當然,一些特殊情況也可能導致提前淘汰的。”
“母豬和種豬淘汰後,肉是怎麼處理的?”
小石笑道:“還不就是這樣賣掉的。現在母豬和種豬吃的飼料,都不同於肥豬,是不能含任何激素的,要不然就不能生仔,所以肉質比肥豬不會差的。”
“現在你建了幾個養豬場,每年能夠產生多少利潤?”
“有5個,每年生產280萬到300萬頭,每頭豬的利潤在800塊錢左右。我們還建了幾個養牛場、養羊場,利潤加起來300億左右。”
午陽說:“你們沒有跟政府的菜籃子工程去掛鉤?”
“當然掛鉤了,政府將我們這裡設為生豬儲備基地,給的補助,也就是幾百萬而已,我們也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去年豬肉價格猛漲,政府為了平抑肉價,幾乎將我們150斤以上的豬都殺光了。”
“配合政府也是應該的嘛。”
小石笑道:“那當然,富不跟官鬥嘛。”
“你這裡還有一些什麼收入呢?”
“其他收入,一個是門面出租的租金,您剛才進來的路上,所有的門面都是我們和仇老闆幾個人的,按股份分配下來,收入就不多了;二個是公司開的幾家工廠、商店的收入,除此就是一些糧食、蔬菜、家禽的收入了,都不多。”
午陽說:“小石,除了門面的租金收入和供水的收入是按股份分配外,其他收入是歸我們所有吧?”
“是的。租金收入基本上就跟養護森林的支出相抵了,供水的收入就分成7份給股東了。”
“那你的收入是怎麼計算的呢?”
“老闆,我有了傢俱廠的分紅收入,這裡我就沒要了。”
“那怎麼行?雖然公司有投入,但很快就會收回來了,你這麼辛辛苦苦操持,不拿分紅講不過去,人家還以為是我這個老闆刻薄。這樣吧,你跟熊主席聯絡一下,讓他派財務人員過來核算好,從第一筆收入開始,都按利潤的2%給你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