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
“好,書記,我替鄉親們謝謝你。我帶肖總上去打個招呼就走,你就不要上去了。”
看著他們兩人上樓,午陽想起陳紹南剛才的話,發財很難也很容易。對自己來說,簡直就是太容易了。開採和冶煉這裡,每年能夠收入黃金150多噸不說,白銀含量這麼高,現在收藏銀製品的人越來越多,價格也在逐年攀升,一般的鑄造物件,每克都是8、9塊錢了。七妹家裡原先倉庫裡儲存了不少的銀錠,去年開始就沒有餘存了,今年更是開始動用庫存了,有了這裡的銀錠,製造銀器就不用愁了。
還有一個最主要的,是有這麼多的生鐵。原來購買易河鋼鐵廠進行擴建的時候,還為鐵礦石和生鐵發愁呢。易河公路、鐵路運輸方便,可船運只能是兩千噸級的小船。公路、鐵路的運費高,會減少利潤,小船要出長江口駁接,也會增加成本。有了這每年的1600萬噸的生鐵,就夠鋼鐵廠生產3年了。地下還有那麼多黑沙,鋼鐵廠生產3、50年,都不用愁原料了。雖然要佔用很多資金,可自己的資金很充足,在物價瘋漲,貨幣貶值的情況下,囤貨比存錢強多了。
當然,這裡說好了是要給嶽紅、白鴿、江瑤、江瑜一些收入的,可能有多少?
陳紹南和肖紹球下樓來,陳廠長也跟著下來了,老遠就喊:“黎書記,您來了也不上去坐一會呀。”(未完待續)
第七百五十章 地下有坑
糟了,走過了,腳底下就是一個禮器坑。於是馬上往回走。所謂的禮器,古人將其定格在玉、酒、犧牲、黍稷,而那些青銅器,僅僅是盛禮器的器皿而已,所以午陽現在在找的,除了玉器,其他都不是禮器而是器皿了。
午陽在前面走,閔穎父女在後面跟追,走了一會,閔父在後面喊:“姑爺,越過線了,那裡我們沒有買。”
閔穎說:“爸,別說話,讓他找就是了。不是我們買的地,有寶貝,買過來就是了。”
走了幾分鐘,午陽看到地下的一個個禮器坑裡,各種酒器、食器、水器、武器與工具,簡直是琳琅滿目,可惜他大部分不知道叫什麼名,能夠叫出名的,也就是爵、鼎、觚、簋,還有就是戈、鉞、矛、鏟、斧這些武器和工具了。看看前面沒有就站住了,等閔穎父親到了,就指著地上說:“這裡就是邊界了,再往東、往南都沒有了。到時候買地或者租地,就在這裡砌圍牆。下面我們往北、往西走。”
閔父說:“好,你在前面走就是了,我們能記住的。”
“那我先走了。”午陽說著就往北走。他現在的功力已經很不錯了,幾十米的地下都可以看清楚,別說是這幾米厚的黃土層了。往北走了60米,停頓了一下,因為他看到,地下的埋藏物,已經由禮器變成了樂器。
一排排的編鐘,配著一兩個鏞(大鐘),還有鐸、鈴等。可能是當時這裡作為內城,地域有限。跟禮器一樣,都是擠擠密密埋藏在一起,以至於根本就分不清到底是多少個坑。再走了幾十米,就到了北邊的盡頭,又停下來等閔穎父女。
閔穎比父親走得快多了。馬上就到了午陽身邊,午陽指指地上,就又進行往西走了。這次走的時間就長一些,距離大概有2000米。這樣,一個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120米。總面積360畝的禮器坑、樂器坑就劃定了。
按照在其他地方考古的發現,有了馬坑、禮器坑、樂器坑,應該還有車馬坑,沒有就是不符合規制的。於是午陽又往北邊跑了一段,沒有發現。就越過公路往南走。公路南邊也是一些破壞了的馬坑,閔穎家買的是公路兩邊各1500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