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隱形人,偶爾也會垂問兩句,和貴人的應對禮節也很周到,老佛爺慢慢地感到滿意了。
豫嬪是蒙古人,略通騎射,不想和貴人一回疆女子,也能彎弓射箭、策馬賓士。跑了一回回來,和貴人還稍有收穫,老佛爺一高興,便賞了一支喜鵲登梅簪,讓豫嬪有了一點兒嫉妒。
當日晚間,乾隆行獵回來,興致很高。據說,皇帝父子四人今天的收穫仍然很豐富,鍾茗有點兒擔心,這樣的吹捧,很容易讓小孩子昏頭,可是揭露了事實,又怕對永璂的打擊太大,心中左右為難。乾隆不以為意,在他看來,這樣沒什麼不正常,他小時跟著康熙、雍正,也是這麼混過來的。
酒足飯飽,心情大好,乾隆翻了和貴人的牌子。鍾茗蓋上了印,心道,香妃的事兒,到現在算是掩過去一大半兒了。從今而後,只要和貴人繼續保持,再不會被翻起這份舊帳了——香妃薨逝,據說,皇帝憐其背井離鄉,特許靈柩返疆。鍾茗倒覺得,這是乾隆不願意讓一個爬牆的妃子死了還埋在自己身邊兒到地底下繼續噁心他,香妃的寶冊也被銷了。按制,後、妃子當入葬陵園,要以冊封過的寶冊隨葬的,現在香妃靈柩返疆而非葬入陵園,寶冊什麼的,被乾隆扣下來,大概也不會有人敢追究了。
次日,乾隆不見有不高興的樣子,和貴人至此算是正式融入了後宮裡。而後宮裡因為香妃帶來的陰影,慢慢淡去,乾隆極力抹去這個人存在過的痕跡,其他人樂見其成。
————————————————————————————————
乾隆最近似乎對和貴人很滿意,但是也沒有達到痴迷的程度。老佛爺對於這一點沒有表示出不滿,和貴人通情達理,識時務、懂變通,又沒有把乾隆迷得不認親孃,老佛爺也想讓乾隆過得舒服一點兒。乾隆的寵妃,香妃死了、令妃黜了,乾隆未免孤單。當孃的總是要為兒子著想的,為此老佛爺還與鍾茗聊過天。
鍾茗覺得有點兒好笑,她又不是愛乾隆愛得死去活來。只要和貴人不礙著她、不給她下絆子告黑狀,鍾茗樂得當個賢惠大度的皇后。與老佛爺的心情一樣,鍾茗現在更關心兒子。
出了皇宮,三個皇子很有一點野馬脫韁的架式。雖然也有師傅隨行,到底不比宮中規矩森嚴。可以起身遲一點、可以功課松一點,有時候跟著皇帝去打獵,課都不用上了。起初鍾茗覺得這樣也不壞,就當是放暑假了,清室對於皇子的不人道的教育制度讓人垢病。然後,鍾茗發現她錯了,清室最不正確的不是對皇子,而是對師傅。
在京的時候,鍾茗偶爾也去過一兩次毓慶宮,是在永璂偶爾出現的功課做不太好的情況下過去讓師傅嚴格要求永璂的。到底是宮禁森嚴,皇后也不能沒事總往毓慶宮這樣的地方跑。到了木蘭,鍾茗可以帶著人,悄悄往臨時的教學場地去看一看情況。
這一看不打緊,鍾茗覺得問題嚴重了。
位子也是師傅坐在一邊,面對著學生,但是幾個人的表情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師傅講得一板一眼,學生聽得瞌睡連天,走神走得一點思想負擔都沒有。這個場景真讓人懷念,鍾茗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大學生活,逃課、不把教授當回事兒、上課講話吃東西……最後,後悔的一定是自己!
尊師重教,應該是起碼的要求。俗話說的好,天地君親師,但是,一旦牽扯到君臣,一旦學生是君老師是臣,有很多事情就卡住了。最扯的是,漢人師傅,在滿人看人不甚可靠,滿人師傅,在皇家眼裡,絕對是“奴才”。私塾裡背不出書要打手心,到了皇家,師傅們不能處罰皇子只能打伴讀之類的替罪羊。甚而至於,在皇帝問起的時候要說皇子的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