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新市場有一家專賣麵食小炒的保定館,他家有兩樣最拿手的
麵食,一是滿天星的疙瘩湯,一是花素鋦貼。北平一條龍、都一處,都
是以疙瘩湯出名的。這家保定館搓出來的疙瘩細如米粒而且柔軟。
南方講究湯水,湯清味正,似乎比北平一“龍”一“處”,疙瘩細小,湯更
高明。至於花素鍋貼,餡兒精細不說,皮的厚薄、鍋貼大小、鐺上的火
候都能恰到好處。離開漢口後無論在什麼地方,一吃鍋貼,總覺漢口
保定館的花素鍋貼應當列為極品鍋貼。
漢口近郊橋口的武鳴園,那是專門吃河豚的地方,雖然坐地湫仄,
可是一到河豚上市,百年老湯,湯滾魚肥,連當年財政部部長宋子文,
這個最考究飲食衛生的人,也要光顧嚐鮮,並且不時稱道讚美。可惜
抗戰期間,敵機轟炸武漢時,武鳴園不幸中彈,一代名園頃刻化為灰
燼,武鳴園河豚只能令人回味了。
聽李木齋世丈講:“前清湖北是督撫不同城的,巡撫坐鎮武昌,總
督駐節漢口,漢口水路交通輦轂南北,通商開埠華洋薈萃,形形色色的
茶樓酒肆,自然是爭勝眩奇、鱗次櫛比。而武昌是省會所在,官場酬應
迎送頻繁,也很有幾家院寬室明,足夠大宴小酌,類似北平飯莊子一類
排場的酒樓飯館。可是辛亥革命以後,飯食業全都集中漢口,武昌的
大飯館生意蕭條日趨沒落了。”
到了民國二十年,武漢大水之後,武昌比較像樣的飯館恐怕要算
蜀珍了。蜀珍雅座四壁丹漆彩繪,掛有不少川籍名流的書畫,他家小
吃相當精巧,酒席也夠氣派。
筆者好友湯佩煌兄最愛吃這家的肝膏湯,據蜀珍大師傅說,做一
份肝膏湯要準備雞蛋三個,中號土雞一隻,上等豬肝十二兩,蔥、姜、
鹽、酒、白胡椒粉、細菱粉各少許備用就夠了。先把豬肝刮成細泥,雞
蛋打碎起泡,土雞煨成湯去油打清。先盛出一蘭紅碗晾涼,鍋裡留下
一三紅碗雞湯小火保溫。蔥姜切成細末,與肝泥攪和,加細鹽及酒,連
同打碎的雞蛋一齊放入已經晾涼的雞湯裡攪勻,然後把攪勻的肝泥用
紗布漏去渣滓,放在籠屜裡蒸十五分鐘至二十分鐘。此時肝泥已經凝
而未固,用竹籤試戳,竹籤上不留血跡即可。肝膏蒸好,適量盛入用開
水燙過的瓷水盤或水碗裡,立刻把火上滾開的清雞湯,慢慢澆在肝膏
上。此時肝膏越細越嫩,越容易被熱雞湯衝裂破碎,那就要看個人的
手法了。一碗精緻肝膏湯,湯清膏細,不但吃到嘴裡滑香鮮嫩,看起來
宛如一塊豬肝石放在清澄見底的筆洗裡一樣明澈。
筆者只有在幾位講究飲饌的川籍親友家吃過這樣的肝膏湯,在飯
館裡所吃,蜀珍算是頭一份兒了。至於他家的乾煸牛肉絲,外焦裡嫩,
酥而不柴,最妙的是幹松不油,一碟吃完碟底絕不汪油,這跟北海仿膳
的炒肉末可稱南北雙絕,有異曲同工之妙啦。
民國二十二年夏季,武漢多時不下雨,入晚漢口就像大蒸籠一樣,
溽熱無風,不到天矇矇亮不能入睡。武漢聞人方耀庭(本仁)先生說,
武昌黃鶴樓前,他有一所別墅,冬施棉衣,夏舍暑藥,有兩位老人家經
管,叫積善堂,非常涼爽。方先生約我過江小駐消夏逭暑。堂在半山,
背山面江,房寬廊闊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