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想去太原看看不?”
李真搖搖頭,“俺在太原基本上都在家裡待著,不認識什麼人的。”
看來,就李家村還讓李真有些歸屬感…(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四章 資助(上)
對於李家眾人雪中送炭的精神,老實說,唐燁並不怎麼看好,夫妻大難臨頭還各自飛呢,又何況這幫沒血緣的兄弟,哪怕是三牛和四牛,唐燁以己度人,覺得人家也犯不著為了李真和自己搭上全部身家。
但見李真如此做想,唐燁也不好給李真灌輸其實人都是自私的。
既然李真的確將李家村當做了自己的家鄉,那就乾脆為家鄉做點實事吧,不求立碑樹傳,只求廣撒一個網,只希望,萬一四爺日後牽扯到某些複雜的爭鬥,李家村能有一兩人能讓李真覺得人間自有真情在…
“李真,我覺得村子裡挺窮的,比蘭州那邊窮多了,咱們可以考慮為村子出點力。” 在蘭州的時候,唐燁就已經感嘆過人們的生活在後世那是絕對的屬於扶貧物件,可到了李家村,唐燁才知道,蘭州郊外的日子儼然就是小康啊…
唐燁楞是沒瞧見哪個小孩穿了鞋的,一問,大人都說,小孩子費鞋著呢,哪有那麼多布給他們做鞋啊…
整個村子,除了里正,就李真家屋頂是瓦房,其餘全是茅草屋頂,沒哪家用上了玻璃的。
李家如今不是分家了嘛,也就五牛孃的廚房裡有一塊臘肉,還是三牛回來置辦喪事時剩下的肉給弄的,因五丫沒在,三牛和四牛都在正房,也就是五牛娘那邊吃飯,所以,肉就歸了五牛娘。
家裡大人小孩的冬衣都是縫了又補的,反正,唐燁瞧到的都是補丁挺多的,除了五丫這邊的被褥還不錯,其他屋子的被褥摸著都是硬邦邦的,裡面的棉花不知道用了多少年,就這樣,大嫂和二嫂還不住的感謝唐燁,說沒唐燁和李真的幫襯。他們才過不上這好日子呢…
而且吧,就這急待扶貧的生活,大家還感謝敦慶帝呢,“這幾年朝廷的賦稅少了好些呢。勞役也會免一半了呢,朝廷說了,明年開始服勞役,朝廷會給一半的錢呢…”
唐燁心想,還是京郊好,從去年開始,京郊的農民就不用服勞役了。而李家村要從明年才免服一半的勞役…
唐燁還是很理智的,知道這麼大個國家,要一下全部免除勞役,國庫肯定沒辦法支撐,肯定得只能一步一步來,所以沒罵敦慶帝不管民生。
唐燁突然想到,皇子們那麼摳門,是不是因為敦慶帝天天給他們哭窮的緣由啊?呵呵。這樣也好,至少不會有乾隆那敗家子了,不過。唐燁覺得敦慶帝在節流方面也許做得還不錯,可在開源上就有些保守了,要豐盈國庫,那肯定是要去美洲弄塊殖民地啊,真不知敦慶帝怎麼想的,竟然不全力支援四爺的遠洋計劃,難道他的確不是穿的?一想到敦慶帝到底是不是穿越同仁,唐燁就一個頭兩個大,不能想了,這事從來都是越想越糊塗。還是想怎麼讓李家村脫貧致富吧…
於是,唐燁便將想法給李真說了。
“怎麼出力?”李真問道。
一個靠天吃飯,離縣城遠、又非交通要的小村莊,想發展經濟,還真是無從下手。
“爹當時怎麼會走到你們村子來的?”唐燁挺納悶的。
“這邊去蘭州要近些呢,就是路不好走。咱們這馬車還能過,再往前走,就得翻山,沒大路的。”李真道,“所以,商隊不走這邊,都從縣城過。”
喔,那就修路?唐燁搖搖頭,修路開支太大,遠遠超過了自家的能力範圍。
要想富,先修路,看來是不行了,那麼還能幹嘛呢?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八個字於是出現在了唐燁腦海裡。
要改變山村的面貌可不是能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