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兩廣的那一帶,在一些個農村鄉下的地方旅行的時候,有時候會看到這樣一種景觀,……就是,橋,
當然了,橋是哪裡都能看的到,有水的地方就有橋……不過那裡的一些橋,確實有些特別的,
那些橋,都是比較長的大石橋,橋墩都是很厚實的石砌的,跨越在很寬的河面上,……當地的河水,也都不怎麼深,……當然了,也可能是風小葉去的時候不在汛期,那水位都是很低的,所以橋下面都是露出很高大堅實的石橋墩,有的橋墩都修造成了船形的,前後都有分水尖,想想,估計那些河裡,要是來大水的時候,水量也不能小,
但是有一點,南方的水系,確實正在衰亡……風小葉這些年所見,確實許多河流湖泊都在退化,其實北方的水系也沒好到哪裡去……
當然了,光是這些,別的地方的橋也也是這樣,……那些橋特別的地方不是在下面了,而是在上面,
橋的上面,也被修建成了好多建築的樣子,……整個的橋面上都有屋頂,把整座橋弄的像是一座長廊一樣的,每到橋墩部位的上面,還要修出一個亭子一樣的結構,……當然了,整個橋遠遠看去,就像是一串串古代的亭子在水面上串成一串似的,
橋上的瓦,大都是黑色,而且有的地方,不但是上面有屋頂,有的更大的橋,上面還有不止一層的建築,……可以說,是在橋上蓋了些兩三層的樓了,當然了,也都是那種古香古色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木結構建築了,
……
在楊州瘦西湖那裡還見過一個“五亭橋”,在橋上面建了五個亭子……不過比起這種像長廊一樣的橋來,就差的遠了……
……
在橋上蓋房子……說不好這是什麼民族的建築特點,當地的少數民族,可能是苗族,也可能是瑤族……說不好是什麼族的,因為那些土著的少數民族麼,平時身上穿的衣服,也都和漢地的人差不多少……其實漢人現在也沒有什麼衣服了,也都是工作裝,牛仔褲旅遊鞋什麼的,正裝也都是西裝領帶的,沒什麼傳統的衣服了,
偶爾看到有些在節日慶祝的時候,有些少民會換上一些傳統的民族服飾,唱歌跳舞什麼的……但是風小葉並不和他們靠近,因為風小葉是漢人,之前就聽說,南方有些地方民風彪悍,對漢人很是排斥的,說的語言也聽不懂,所以也不主動去和他們接觸,……只是偶爾路過的時候,會駐足看一下,
至於說那些少民的服裝麼……也分不清到底是哪個族的,因為南方好多少民的服裝都是差不多的,有好幾個族的衣服非常相近,給他的感覺,大約是苗族瑤族,或者土家族吧……其實中國到底有多少個族,我也沒幾個能叫的來上名字的,
那些少民的衣服,好多都是頭上戴著好大的頭巾一樣的帽子,像阿凡提一樣的,……但是顏色是黑的,……那兒的人,房上的瓦片都是黑色的,衣服也尚黑,女人則會在頭巾上,衣服上掛著一些很密的銀飾,項圈什麼的,也有一些地方衣服是尚藍的,總之就是和北方不一樣,……也說不上是哪個族,或者是哪幾個族的,有個特點就是,穿裙子的女人,會在小腿的部位包上一塊布,顏色也是黑的,用繩子紮起來的,有點兒像綁腿的那個感覺,
關於人就說這麼說了……再回頭來說這個橋,
風小葉到這裡的時候,剛好是天有些陰,要下雨了,……路上幾乎不見行人,他自然也要去躲雨了……
至於避雨的地方麼……看看那不是有現成的,帶著屋頂的橋麼?於是就去那裡了……當然了,現在河水不大,如果是在汛期的話,那到橋上去就有些危險了……風小葉在外面別的不怕,水確是知道它的厲害的,當初在太子河裡時就差一點兒淹死,那是他生平為數不多的險事,……水的力量,不是人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