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頓時便陷入到了兩難之中,於是便趕緊將陳新甲宣入宮中,讓陳新甲來商量一下這件事該如何辦。
第一百五十八章 鬥智
陳新甲其實已經看過了孫傳庭的奏疏,對於這個孫傳庭,他陳新甲和當初的楊嗣昌一樣,都不待見孫傳庭,覺得這個人不聽話,敢於頂撞冒犯於他,所以當崇禎問計於他的時候,他立即便說道:“啟奏聖上!這件事微臣以為,其實並不難判定!聖上請想,假如刑天軍想要攻打京師的話,最好是先如何做呢?以微臣所見,無疑他們先行拿下濟寧州,切斷運河漕運,斷掉京師從南直隸獲取糧餉,如此一來,京師自亂!不用他們使什麼調虎離山,只需拿下濟寧州掐斷運河,便可以輕鬆瓦解掉大部官軍!為何還要費這種力氣呢?
所以微臣以為,刑天賊取濟寧州是真,而在黃河北增兵才是疑兵之計!就是想要迷惑孫傳庭,使之不敢輕易率部前往濟寧州。
當然也不能不防刑天賊會利用這個機會趁機發兵北上,故此微臣以為,宣大一帶的兵力不易也調入輔南,和其他諸路總兵官的兵馬匯合南下,而是要死守宣大,同時發兵救援太原府,另外令一路兵馬替換孫傳庭,對彰德府用兵,如此既可防止刑天賊趁機北上,又可以拖住部分刑天賊,只需孫傳庭率部在濟寧州擊敗那路刑天賊軍,然後揮師東進,直入河南,便可令刑天賊進退失據,最終落敗!”
崇禎聽罷了陳新甲的話之後,不覺間有一種霍然開朗的感覺,覺得楊嗣昌推薦的這個陳新甲其實還是頗有點眼光的,從陳新甲的話中,他感覺說的很是有道理,如果刑天軍想要北上攻打京師的話,那麼最好的辦法,無疑就是先掐斷京杭大運河,先掐住京師的咽喉,不用太長時間,京師乃至整個北方便會因為缺糧缺餉,而出現大亂,到時候刑天賊完全可以輕師北上,很輕鬆的拿下京師,何苦要費勁巴拉的,搞什麼調虎離山計,在北方尚沒有出現徹底的糧荒之前,要耗費大力氣北上京師呢?所以陳新甲說的應該不錯,孫傳庭所說刑天賊有在黃河北部增兵的跡象,其實應該就是刑天賊在用疑兵之計,就是要迷惑孫傳庭,使得孫傳庭擔憂刑天賊會揮師北上,不敢到濟寧州去。
如此一來,刑天賊便可以接下來調集重兵,攻打濟寧州,掐斷京杭大運河,那樣的話,京師也就危矣!
而且陳新甲說考慮的也算是面面俱到,同時也說了對山西的情況和對輔南的守禦問題,如果按照陳新甲所說的話,那麼便還真就有可能會擊敗刑天賊們!
於是崇禎也不再猶豫了,立即著令陳新甲以兵部的名義給孫傳庭下令,令其在援軍南下之後,立即分兵率領主力趕往濟寧州,務求守住濟寧州,並且在濟寧州擊敗刑天賊軍,然後揮師東進河南,在最短的時間內,先求克復歸德府和開封府兩地,迫使刑天賊進退失據,然後再謀求將其一舉討滅。
而恰恰在這個時候,從徐州又傳來訊息,說發現刑天軍一路人馬,似乎有進兵徐州的勢頭,於是崇禎和陳新甲更是堅定了他們的看法,刑天賊根本就是想要切斷大運河,卡住京師的咽喉,根本不是要趁機揮師北上,於是立即傳令給孫傳庭,令其立即行動,務求要在最短時間內,趕到濟寧州坐鎮對付刑天軍,同時也著令丁啟睿速速派兵,增強徐州的守備力量,不能讓刑天軍鑽空子奪佔了徐州,反正這兩個地方中的任何一個只要一丟,大運河的漕運便會立即被掐斷,所以兩個地方都絕不能有失。
孫傳庭接到了京師的命令之後,考慮了一下,又結合徐州方面的訊息,於是也開始覺得他的判斷可能出了問題,不管從任何一個方面上考慮,刑天軍只要攻下濟寧州抑或是徐州,對他們的好處都很大,犯不著玩兒什麼調虎離山,趁勢北上的把戲,如此一來其在黃河北增兵,也就很可能是疑兵之計,但是他卻忘了他原來考慮的第三條,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