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到現在,未曾停止。

只是疼痛到了極至,就不再疼痛了。

17

每一個人都受著某種壓迫,也壓迫著別人。區別在於,兩者的多少。

人制定了法律、政策、規章、制度、道德、主流文化、社會標準、大眾輿論等等等等來賦予人壓迫人的權利並保障壓迫的存在和進行。

在闡述理由的時候,總是用上一個“大多數”,“大多數”壓迫“少數”是“無需證明的公理”。

矛盾的是,壓迫多,受壓迫少的人的的確確是少數,受壓迫多,有機會壓迫少的人的的確確是大多數。

然而,人在任何時候,只要自己是“大多數”,就會毫不猶豫的站在壓迫者的行列,而不考慮自己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少數”。

例如,人們譴責“第三者”,因為自己不是“第三者”,人們憎惡“同性戀”,因為自己不是“同性戀”;人們壓迫“少數”,因為自己是“大多數”。

壓迫者不是一個具體的人,甚至不是具體的一群人,而是抽象的概念,比如說,階級、國家、輿論、合法、合理、正常。

沒有具體的人或者具體的一群人能夠擔當這樣的概念,人用自己制定的東西約束自己,以保證“大多數人的利益”。

這些概念滲入我們的身體和靈魂,最終成為生存的需要。

結果,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須符合某個抽象的概念,而不是考慮實際的,具體的人。

甚至於幸福也變成概念,而與心靈無關。

概念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必須怎麼做。

被自己編織的繭所困的蠶,是為了變成美麗的蝴蝶;被自己制定的概念僵化的人,是為了什麼?

尤其可怕的是所謂的“共同的價值觀”、“大多數人的審美觀”,這是人吃人而不自知的最好證明。

無數悲劇的締造者,揮舞著維護“共同的價值觀”、“大多數人的審美觀”的大旗,沾沾自喜。

“大多數”其實不過是黨同伐異的藉口,是強權的代名詞,它任何時候都是對的、正義的、合情合理的。

強者之所以是強者,就是因為符合“大多數”,權勢之所以壓人,也是因為符合“大多數”,因為他們擁有維護“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的能力。

要逆“大多數”而行,實在太難太難,所以世間摯情摯愛的人,坦率性情的人實在太少太少。

只有在悲劇故事中我們才能看到。

即使是凌雲這樣的的確確的少數,一旦脫離了某個概念,立刻就成為被壓迫者。

正直的人,善良的人,愛他的人,為了他好的人,必須挽救他,將他拉回“大多數”的行列,壓迫者的行列。

然而,凌卓天知道自己錯了

凌雲不是受了重傷,而是受了致命傷。

時間不會癒合傷口,只會讓血慢慢的流盡,直到死亡。

傷口可以癒合,缺口怎能癒合?

思念已經穿透心肺,無法挽救。

小彥

我很想你

“小夥子,今天不看報了?”賣報的老王見那個年輕人從大門出來,連忙招呼。

“到了?”年輕人問。

“下午就到了,給你留著呢。”老王遞過報紙。

年輕人給他錢,“您老忙,明早見。”

老王點頭,“明早見。”

旁邊賣雜誌的道,“這小夥子,和別人不同嚯。”

老王道,“看財經報的,我這兒還真就他一份。”

這是華東地區的一個小城,不太富裕。省城的財經報只有週末版在這個地方發行,基本上是機關單位和不多的幾家企業定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