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西安城外霸河。 數百騎兵呼嘯,李自成勒馬河畔舉目遠眺,嘴角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身後一匹健馬上的肉球嘿嘿笑著:“今兒狩獵大豐,闖王為首”。 李自成澹澹一笑:“哪來的闖王,如今只是個侯咯”。 牛金星哈哈一笑:“那封王還不是早晚的事”。 “當真如此麼”李自成嘿了一聲,牛金星一臉鄭重:“那是自然,觸手可及”。 李自成苦笑搖了搖頭:“丞相何必這般奉承,你我皆知朝廷的心是有多麼的不甘,看似觸手可及,實則遙不可及啊”。 牛金星也笑了:“再不甘卻也不得不,再說了,既無闖王又何來丞相呢”。 李自成一怔,隨即哈哈大笑,少頃環顧四周:“快中秋了吧”。 牛金星點點頭:“今兒初十了”,說著蹙眉一頓:“怕少主是趕不及回來賞月了”。 李自成面無表情,半響才吐了口氣:“能吃上年夜飯就算燒高香了”說著微微嘆了口氣:“補之(李過字)雖為質,但性命無憂,吾憂之玉峰(田見秀)” 牛金星的表情也漸漸凝重起來,看著睡眠,半響才說了句:“誰人不是棋子”。 李自成扭頭看了他一眼,微微點頭。 他和朝廷的爭鬥從未結束,只不過投誠之後爭鬥由明至暗,雙方心裡都清楚之所以握手言和是因為都精疲力盡了,都想喘口氣。 朝廷不是不想弄死他,而是心有餘力不足,但凡朝廷緩過氣,封王?你先保住命吧! 當然了,朝廷也知道讓李自成緩過來氣這貨依然不會老實的聽話,所以現在的握手言和都只不過是拖延之計。 但就在這時出現了一個雙方都覺得很意外但又很有興趣的契機。 大太監常宇提出的,走出去! 朝廷覺得一石二鳥啊,既能平內亂把家賊當槍使,還可以擴充版圖鞏固疆土掠奪資源,何樂不為,而李闖這邊也覺得,好耶,既能保命,又能真能的分封為王,何樂不為呢。 於是雙方有驚無險,快速而又欣然的握手言和了,當然了,該走的程式得走,朝廷給昔日的叛賊賞的賞,封的封,李自成這邊也得去表忠誠,即派李過入京代父謝恩。 實則是為人質。 當然李自成敢送李過入京就自信他性命無憂,不僅僅是大太監私下保證過,即便是沒有這個保證,朝廷依然不敢動手。 畢竟動手就是破壞和平了。 即便朝廷有一百萬個心不甘情不願,也得忍著。 畢竟這個和平階段來之不易啊。 而且朝廷也太需要這個和平時期,哪怕只是暫時的。 因為需要喘口氣。 李過性命無憂,但免不了在京城受些屈辱,但這都不算是,唯一讓李自成揪心的還是前陣子突聞朝廷在武昌發兵十萬西進! 因為事發太過突然,李自成和很多人一樣很蒙逼也很震驚,難不成中了大太監的暗度陳倉之計,明著握手言和,騙了李過入京,田見秀出境,然後趁己不備,調集武昌大軍進攻荊州抄了自己的後院? 震驚之際,一邊遣人入京查詢,一邊傳令荊州加緊戒備,同時在西安調集兵馬,若武昌那邊真的動手打荊州了,他會立刻出兵黃河,以牙還牙! 還好,虛驚一場。 冷靜下來的李自成很快就琢磨透了大太監這番舉動的用意。 一石三鳥嘛。 掂量左良玉部趁不趁手,敲打一下自己,嚇唬一下張獻忠。 但至於是大太監是嚇唬張獻忠還是真的入川去打,李自成還拿不定,但他敢肯定的是絕對不會對自己後院動手。 既是如此,那就可省心了,便傳令荊州,他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只要不過分就由著他,至於入不入川也不操那心,只要不動我就行了,趁這時機好好休養生息才是正事,別的當個樂呵瞧著便是了。 打定算盤的李自成也輕鬆不少,穩坐西安城操練兵馬,開荒吞田,未雨綢繆,唯一的心事便是田見秀的三千先遣兵馬,此時到哪兒了,糧草補給可還充足,到了地頭是否水土不服…… “既然都是棋子,那下棋的是誰呢?”李自成抬頭望天喃喃自語,牛金星正要說話,突聞不遠處一聲巨響,眾人一驚,尚不及反應,爆炸聲又起且欲來欲近…… “有刺客”親兵大呼,隨即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