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祥確實很忙,甚至可以說是焦頭爛額。 他忙是因為衙門忙。 東廠作為皇帝的耳目和刀要看的事聽的事和做的事太多了,有關官員,民生,軍方的資訊和情報都要了如指掌隨時上報,所以他們太忙了。 不在其位不知其位的苦。 都知道東廠督公的威風,卻不知威風之下受了多少累。 常宇當了甩手掌櫃遊走江湖去了,東廠的擔子落在春詳頭上了,事無鉅細事必親躬只把他壓的幾乎喘不過來氣,卻也樂此不疲。 因為有成就感。 再也不是那個皇宮裡打雜受人欺負的小太監了。 現在做的每件事用常宇的話來說都為公為國為朝廷為皇帝效力! 皇帝有雙目兩把刀,東廠只是其一,還有一個勢力遍佈大明各個角落的錦衣衛,只不過如今的錦衣衛被東廠穩壓一頭,這個壓,不是欺負,是指揮是率領,當然也好處多多。 兩把刀沒有敵視,私下合作的非常融洽。 東廠有權有錢,錦衣衛就跑腿幹活唄,多和諧啊。 至於兩個扛把子之間天天在皇帝跟前互懟,真真假假他們心裡頭有數。 穩壓錦衣衛,常宇又不在京城,那春祥就能隻手遮天了麼? 並不能,東廠還有一個高時明。 這是一個老太監,曾任司禮監的掌印太監,那可是太監的天花板,連王承恩都得恭恭敬敬的存在,且曾經一度把權東廠。 這太監本已退休了,但在前段時間崇禎帝以常宇出京東廠太忙請出山幫忙,如今在東廠掛了個虛銜,實則誰都知道是崇禎帝在東廠安插的眼線。 不信任也好,帝王之術也罷,大家心裡頭都清楚。 不過常宇不在意,所以春祥也跟著不在意了。 而高時明也幾乎不來衙門,偶爾會在皇城裡的內東廠衙門裡能見到他一面,也總是一臉的和藹,或許他也並不想在崇禎帝和常宇之間當攪屎棍,做個樣子應付一下上邊就好,真真假假常宇和春祥也不在意。 只因,問心無愧。 又因,能被你抓住的小辮子的事你不會知道,你知道的都是我想讓你知道的。 茶香鳥鳥,春祥斜靠在椅子上,右手拿著茶蓋子不停的摩挲,嘴角掛著一絲笑意,昨兒剛辦了個大桉子,今兒又聽聞常宇回京了,怎麼能不開心呢。 特別是那件大桉子,歷時大半年終於拿到人了,心裡頭特別的開心,因為這是他大哥指定要抓的人。 常宇入主東廠之後,做了很多事,明的暗的見不得人都做了很多,明的帶領東廠南征北戰保家護國就不說了,這暗的坑蒙拐騙殺人放火也是做了不少,特別是殺人。 暗殺。 他心裡頭有個小本本。 有些人必須死。 比如歷史上那些投降賣國的,甚至一些軟骨頭。 像前首輔,陳演,魏藻德等人莫名意外死亡。 像上書剃髮令孫之獬…… 然而有的人還在原官職或者說有跡可查,容易找到,有的人在歷史上就失蹤了,特別是那種畏罪潛逃的人,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頭沒有天眼不需要核酸,隨便找個地方隱居想挖出來太難了。 常宇名單上就有這麼一個人,必須緝拿的一個失蹤人口。 這個人身份不簡單,曾經的影響力也非常大,而且和常宇非常的相似,有的人說他是另外一個常宇,也有人說常宇是另外一個他。 為什麼這麼說呢,先看看常宇身上的特徵,第一,太監身份,第二得皇帝寵信,第三,會打仗! 說到這個想必諸君已然知曉此人身份,沒錯,明末崇禎帝最寵信的三個太監之一高起潛! 世人皆知太監王承恩最為忠誠,死後得葬十三陵,開太監之首,然而他並非崇禎帝最寵信的唯一,除他之外還有三人,曹化淳,王德化,高起潛。 曹化淳實際上是崇禎帝最信任的太監,他在崇禎帝還是信王的時候就開始伺候了,不過這個時候他已告老還鄉了,至於說他在李自成攻佔京城時開城門迎接實則是誣告,因為那個時候他都告老還鄉六年了,根本就不在京城,且諷刺的是他在位時和東林黨關係交好,卻沒想到後來給他潑髒水最歡快的都是東林黨的文人,不過這太監雖被冤枉卻也長壽,活到康熙元年。 王德化是司禮監的大太監,也就是在真實歷史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