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83章 背景

。清攝政王多爾袞派祁充格等六名使臣去敲打朝鮮,是為順治七年(1650年)春的六使詰責事件。史載當時“人情震懼”、“朝野洶洶”,傳言清兵壓境,孝宗聽說後也“大驚憂,達夜不寐”。他起用已被罷官的元斗杓為遠接使,領議政李景奭也自告奮勇,前去義州偵察情況。 結果清使雷聲大雨點小,只問了築城一事,最後以李景奭和撰寫“倭情”奏文的趙?被流放白馬山城了結。清使還順便為多爾袞提親,孝宗遂以王族錦林君李愷胤之女為自己的義女,封為義順公主,嫁給多爾袞。一場外交危機得以化解。 由此可見,扳倒一個親清派的權臣是何等不易,此事既要保密不能透露一丁點風聲,又要小心謹慎,不動則已,動則快狠準,一 一個不慎就輕則被政變下臺,重則滅國之災。 所以參與這件事的人一定要是那種忠心耿耿的親明派系忠臣才行。 在親明這一塊李倧自不用多述了,兒子李淏這邊則要多言幾句了。 李倧為啥殺大兒子立小兒?就因為老大成了清粉,老二在沉陽都說他不學無術好吃懶惰,而恰恰就是因為不學無術才免遭清廷洗腦,而讓李淏堅持粉明最重要的因素,則是他少年時的陰影! 當年李倧得知江華島失陷,王公大臣被俘,只得出城投降,在漢江南岸對皇太極三跪九叩,李淏就親眼目睹了這恥辱一幕,也就是從那個時候他就暗自發誓,一定要雪恥,一要雪恥! 所以在他繼位之後,一邊開始暗算那些親清大臣,一邊醞釀他的“北伐論”計劃配合中原的反清勢力,武力推翻清廷光復大明,並一雪丁丑下城(李倧投降事件)之恥! 李淏的北伐論其實有點意思,而且他堅信一定能成功,抄出來給大家看看。喜歡扶明錄()扶明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