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時,常宇一行入關城,高第將其請入總兵府,部屬則入兵營休整。 總兵府內,常宇洗漱一番,高第那邊已備好了宴席為其接風洗塵。 山海關顧名思義有山有海,所以宴席上既有山珍也有海味。 但卻無酒! “高總兵你這待客之道是不是小氣了些”屠元隨口打趣道,高第有些不知所措的看向常宇,畢竟朝廷下了禁酒令,軍中盤查更嚴,雖說他這個身份和地位的根本不受限制,但當著大太監的面他也不敢光明正大的犯禁啊。 可聽屠元又這麼一說,就不知怎麼應付了。 常宇知曉屠元幾人酒蟲犯了,便澹澹一笑:“關外苦寒,小酌些暖暖身子”。 一聽這話,高第便趕緊讓人上了酒,倒也不是什麼美酒就是關外普通的燒刀子,卻正和屠元這種粗獷武將的口味。 常宇自然是滴酒不沾的,清茶澹飯細嚼慢嚥,細問高第關防軍務。 份內之事高第還是很有底氣,他自信還經得起查,常宇上臺之後嚴查邊軍內務,針對剋扣,吃空餉等違法亂紀用重刑,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明察暗訪之下,已經很少有人敢頂風作桉了,當然了,常宇這次路過山海關可不是來查賬本的,更不是調研高第的軍紀。 而是要看他業績也業務能力。 高第的業務範圍主要是防務,駐防國門,只不過如今形勢安穩,裡頭有唐通坐鎮薊鎮,外有祖大壽駐防寧遠,一時讓他清閒無事可做。 當真如此麼? 當然不是了。 山海關有兩多,山多盜匪多。 關內外數延綿數百里的崇山峻嶺內盤踞大大小小盜匪不下十餘股,局勢越亂這些盜匪越猖狂,打家劫舍,攔路搶劫是家常便飯,甚至連官兵都敢打劫,常宇就曾遭遇過。 對於土匪強盜常宇是從來都不手軟的,但剿匪歷來都是件麻煩事,先不說能否找到他窩點,就是找到了未必打的下來,又或者你來他跑了,莽莽群山你何處追去。 另外則是山裡頭的匪徒多多少少都和外邊關所有關係的,甚至有的匪徒本身就是官兵出身,落草為寇罷了,兵匪勾結相當嚴重,其中關係錯綜複雜,想一舉將其剿滅,那是難上加難。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不過在常宇的嚴令之下,山海關和寧遠都曾遣兵入山清剿過,使的山中眾匪收起了囂張氣焰,亡命之徒另尋他處,做大的則與官兵達成協議,少行惡事,只要過往商旅交了過路費保護費,就不得劫財傷命,當然這些收入也是要給官兵分一半的。 這種坐地分贓見不得人的協議,自是瞞不過常宇的耳目,只是那時候的形勢讓他無暇於此,也可以說有心無力,直到寧遠大捷之後,他名揚天下權勢達到了頂峰,這個時候少有人敢陽奉陰違,寧遠的吳三桂,山海關的高第,薊鎮的唐通開始將剿匪列為頭等大事,在去年他巡視九邊後更是三令五申各地諸將要做到轄內清明。 一時間各地掀起清剿大風。 但因在寧遠大戰時,山中那些綠林好漢們也幫過些忙,所以官兵對其多以招安為主,只有那些頑固不化的才會下死手的打。 這一年多來,效果很明顯。 所以高第說起自己的業績,那是洋洋得意,當著常宇的面拍著胸膛保證:關內不見盜,關外不見匪。 屠元和姬際可跟著常宇在總兵府出席高第的接風宴,其麾下將士則在軍營歇息,人的名樹的影,東廠衛既然是大太監麾下的的精英部隊,又是皇帝親衛,所以走到哪兒待遇都不會差,高第安排了專人為他們服務,餵馬飲水生火造飯……就差沒給馬殺雞了,但卻給殺了五頭豬,讓本地兵馬好生羨慕的很。 大冷天有湯喝有肉吃,將士們大快朵頤樂不可支,紛紛打趣這個高總兵會做人。 但也有人卻對這些肉湯美味毫無興趣,反而為這邊關的蒼茫和荒涼而著迷,這人就是李過。 數日前他同常宇達成了一致,決定出關見見世面。 何為世面,有很多意義也有很多解釋。 但剛到山海關,他就知道這就是他曾未見過的世面。 這就是大明老百姓口中的國門,雖然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