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史可法帶著朱慈烺在朱孔訓的陪伴下游走各處軍營整頓軍務,衙門裡三法司官員繼續接待前來自首的本地官員,太原城裡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還在繼續,受壓迫的老百姓們湧向衙門踴躍檢舉…… 大南門的城牆上常宇和朱芷娥裹著厚厚的棉袍,望著城外風光緩步而行,兩人都沒說話,但心裡都是無盡的感慨。 午時兩人也沒回王府而是在城中隨便找了家酒樓點了幾個小菜,臨窗小酌,一副歲月靜好的要樣子。 待到傍晚時王府的人尋來,告知宣大總督蔡懋德和周遇吉回城了就在晉王府相候,常宇這才急急回去。 原本的太原巡撫蔡懋德現在已是宣大總督,三關總兵周遇吉如今也是平西伯了,這兩人同常宇關係最為親近,亦師亦友同生共死過,太原之所以能在賊軍數十萬大軍的猛攻下保全靠的就是他們這組鐵三角。 已年近六十的蔡懋德比之年初時更顯滄桑,看的常宇揪心,這才是為國為民的好官,太原大戰之後奔波各處安撫百姓,日夜操勞。 再看周遇吉也是一臉風霜,這個轉戰千里勤王的大明虎將是常宇最為倚重的左膀右臂,此時相見道不盡的歡喜,說不完的話。 晚間晉王設宴,沒有多餘的人,鐵三角加上史可法邊吃邊聊話題不離政務軍務,卻都是朱審烜沒興趣的事也插不上嘴,感覺自己相當的多餘。 夜深席散,朱審烜回去歇息了,蔡懋德和周遇吉便又到常宇的別院裡繼續喝茶議事,先前在飯桌上話題多圍繞民生及一般軍務,現在他們要討論的是收復西安的戰備工作。 原計劃中常宇是要在剷平長江流域白旺部後在秋後直接揮師西渡黃河收復西安,奈何計劃趕不上變化,終因糧草後勤不濟而延後,但其亦早早完成了兵馬調動,只待時機。 眼下,李巖部駐防黃河岸邊的蒲州(今永濟),劉文炳,張慶臻衛時春駐防開封,吳三桂,馬科吳惟英駐防洛陽,高傑在徐州休整,劉良佐在廬州,只待一聲令下便可直接開拔前線。 而太原的周遇吉則是常宇最早布的局,早在他南下清剿白旺時,便令周遇吉回太原做進攻西安的準備。 周遇吉回太原後一邊整頓軍務,同時遣出大批暗探渡黃河西去偵察收集賊軍部署情報並在前不久同李巖也取得聯絡,情報共享將賊軍在黃河對岸的部署摸查的七七八八。 李自成在保定府吃了一場打敗仗然後被高傑和劉澤清以及劉良佐三人千里追擊狼狽逃回黃河對岸,看似如同喪家犬吃了大虧一般,實則其在戰略上取得了預料那般的勝利。 其最初東征並不是真的要推翻崇禎政權,那個時候他自己都不相信可以做到,說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大話都是為了蠱惑人心也是為了給自己壯膽,其真正目的只是為了穩固西安政權,將戰火外移吸引朝廷的火力為西安的穩固贏得時間。 這一點他做到了,其兵分兩路數月之間先犯太原受挫然後合二為一東進北上打到保定府,這一番折騰確實消耗了朝廷太多的兵力和物資,使得短時間無力收復西安。 另一點,其也趁機做到了去蕪存菁精兵簡政,歷史上李自成東征渡黃河後已是身不由己,裹挾的那些百姓一方面成為了他的炮灰另一方面也成了累贅,身上的雪球越滾越大使得他想停都停不下來了只能硬著頭皮殺往京城。 而這數月幾場大戰下來,看似他損兵折將敗的一塌糊塗,實則仔細看來,打掉的不過他外邊的那些烏合之眾,餘下的都是真正的精銳,這都得感謝常宇做好事不留名啊幫他將外邊的那些累贅給清理了,當然了若說沒割到肉傷到骨頭也不可能,李巖,郝搖旗等大將反水,還有幾個死的死抓的抓,特別是小闖王李來亨被常宇給弄死了,當真是恨的咬牙切齒。 私怨要報,大局更為重要,李自成退走之後他知道那個該死的小太監不會善罷甘休,必然會調兵遣將乘勝進攻西安,那當口他壓力倍增,畢竟幾場大戰下來在小太監手下就沒佔到什麼便宜,若其揮師打來的話……一時長安草木皆兵,但幸運的是這個時候關外的韃子入關,長江的白旺又鬧的兇,讓小太監無暇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