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敢吭氣也沒那實力。 但現在,他心裡一點底都沒有。 雖說明軍連番大戰之後也是精疲力盡,但卻早已不能以常態度之,因為多爾袞在這上邊吃太多虧了,他根本把不住那個小太監的脈! 何況眼下的他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對方不來打他都快吃不消了,若真來了,那後果不堪呀。 那明軍為什麼不趁他病要他命呢? 常宇也想啊。 奈何力不從心。 如今關外這點兵力以及糧草儲備都根本不具備攻打錦州的條件,只能一邊休養生息一邊徐徐圖之,眼下雖進攻不足,但防守有餘,撩撩韃子的實力還是有的。 “韃子幾乎天天來犯,輸贏幾何?”常宇舉著千里鏡盯著七里河畔那些韃子兵問旁邊的祖大壽。 “末將在此有兵上千,從未讓其近十里之內”祖大壽笑了笑,常宇嗯了一聲,突然問道:“韃子兵力是否愈來愈多?” 祖大壽垂眉想了一下:“還真是,起初十餘騎,後來二三十,而後近百,這幾日都在百騎之上”。 常宇冷笑一聲:“其兵力會愈來愈大,或許十來日後當有五百近千之餘,這個冬天不會太平的,這軍堡雖能建成但能否守住還得看祖將軍的真本事了”。 祖大壽一怔:“督公以何做出此等判斷?” “因為隨著時間越久,來自瀋陽對多爾袞的內部壓力就越大,他便要以此抵消,祖將軍不妨想一想,其實從您動工之初,多爾袞便可遣大軍來襲擾,他雖補給稍稍困難些卻可阻您施工,一旦拖到過冬便施工無望了,他為何不這麼做呢?” 祖大壽一怔:“督公是說其實多爾袞內心還想讓咱們修這軍堡?” 常宇大笑:“他當然不想,然則現實卻逼著他不得不想,咱們若不修軍堡他則沒事幹了,便找不到藉口來抵消壓力了,這和養賊自重極其相似,他是養咱們自救”。 “奈何咱們是大明邊軍,不是賊!這番則要他好好吃吃苦頭”祖大壽哈哈大笑,突的眉頭一皺,舉起千里鏡往正北瞧了瞧:“狗日的又來了”。喜歡扶明錄()扶明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