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沒。 他鄉遇故知又幫了自己捉了大魚,高亓自然開心的不得了,便把斥候帶回營地見了李巖,李巖自也是大喜不已,在這蹲守了半個多月終於等到孃家人了,且就在附近不遠。 李巖向來未雨綢繆,雖說剛剛襲營端了阿濟格的老窩,但先鋒之後主力必是不遠,也就說大戰將至,而他將是首當其衝,若明軍各部就位同時發動攻擊清軍顧左右,衝擊力不強他或能擋住,但若一個細節出了問題,清軍左右無所顧忌一湧而來,他這點人馬將會死無葬身之地! 但此時旁邊有了援兵,心裡便鬆了口氣,近兩萬騎兵完全有實力擋住清軍主力,即便不敵也能拖到其他援兵合圍,於是李巖便讓斥候速速彙報兩衛主將:恐韃子主力兵至,速來支援,越早越好。 斥候不敢怠慢疾馳彙報,至青雲店鎮時已是天亮,兩衛八個統領得知李巖剛才已大戰一場且俘了韃子的王爺阿濟格,又喜又驚也知軍情緊急,略已商議便拔營發兵,而此時尚可喜和尼堪已至香河城和李巖對峙。 緊趕慢趕終於在李巖部垂死掙扎之際,兩衛殺了過來! 明軍援兵至,正在廝殺的兩方一驚一喜,但下手更狠辣,均知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若尚可喜一氣呵成把李巖做掉,便可掉頭去衝西邊援兵,若干不掉李巖又或尼堪擋不住援兵的話,則鹿死誰手還真不知道呢。 尚可喜和李巖都在怒吼激烈麾下將士勇往直前,再進一步則生門大開。 而率部二千前去阻擋明軍的尼堪,卻沒那麼大的壓力,因為在他看來,明軍不堪一擊,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而且此時明軍僅渡河一半尚有一半在對岸。 萬餘又如何,且看兩千清軍如何虐爾等,尼堪戰意滔天,率部如利劍一半刺向剛剛渡河上岸的明軍。喜歡扶明錄()扶明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