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2章 送客

古北口,山海關和居庸關之間的關口要塞,是遼東平原和內蒙古通往中原的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自古以來大大小小無數次戰役發生在此地。 明初洪武十一年,明廷在古北口增修關城,大小關口以及烽火臺等關塞設施,並增修門關兩道,一門設於長城一門設於長城關口處,稱“鐵門關”,僅容一騎一車透過;一門設於潮河上,稱“水門關”。隆慶元年(1567)戚繼光、譚綸開始對自山海關到居庸關(見居庸關及雲臺)的長城進行大規模改建,古北口長城得到修建,是為大明重要關塞之一。 然而時至今日,曾經大明的銅牆鐵壁卻如同紙糊的一樣,一戳即破,多爾袞入關時幾乎沒費吹灰之力就見將關口守兵擊潰,隨即殺入關城一把火燒了個精光,然後大舉入侵明境。 昨夜多爾袞受明軍所迫,在密雲留下最後的兩千匹戰馬然後趁夜入山披星戴月朝古北口進發,至天曉時終於抵達古北口關門。 關口入眼荒蕪,四下雜草叢生將先前的硝煙痕跡掩埋,多爾袞下令軍馬在關口山坡休整,自己卻饒有興趣的登上了長城。 月前其大軍所至古北口被毀,明廷還沒來得及修整,也無兵馬駐守,所以多爾袞很是放心的僅帶著十餘親兵就登上了關城沿著長城漫步,望長城內外欣賞大明的這壯麗河山! “那個就是老虎山,古北口最高峰的,上邊那個就是望京樓”日上三竿時多爾袞已行至金山嶺,遙指正東方向對身邊親兵說道,他來往大明十餘次,對邊關各要塞無一不熟。 “王爺,要不咱們去登高望遠一番,畢竟這機會少之又少”親兵慫恿,多爾袞也有些心動,望京樓為古北口最高處,顧名思義可遠望京城,久聞望京樓所在險峻無比,樓兩側是懸崖峭壁,人只能順著石縫攀登,傳說當年戚繼光督建時可沒少費力氣。 罷了,多爾袞一臉苦澀搖搖頭,此時雖有心卻無閒,畢竟後邊在他昨夜拔營入山時竟聞明軍也跟了入山,當時還讓賬下諸將驚異不已以為明軍莫非要趁機偷雞? 後來想想在順義時,明軍近十萬大軍前後夾擊那麼好的機會都沒動手,沒必要在這深山老林裡和他們拼命,極有可能只是盯著他們出關而已,才略略安心。 但明軍跟的這麼近,那容得他在這邊悠哉登高望遠,豈不是打小太監的臉麼,惹毛了小太監誰知道他能做出啥衝動事。 溜達一圈回來古北口時,清軍雖體力未復但多爾袞還是下令兵馬出關,早出去早放心,出了關再歇腳也踏實。 清軍分兵從鐵門關和水門關同時出關,多爾袞站在關口城牆上發呆,直至身邊親兵提醒了他一聲,這才朝關內望去,十里外山谷內鬱鬱蔥蔥樹蔭下人頭攢動,知是明軍來了,估摸有數千之眾。 好大的禮啊,送客送到家門口了!多爾袞撇了撇嘴收回目光。 晌午時,清軍已全部出關,沿著長城外的山谷朝東緩緩行軍,而此時常宇已登上了古北口長城,遙望其蹤面露冷色:“好走不送” “督主大人,這就完了?”郝搖旗很是不解,他興奮了一晚上和陸行幾人率兵五千跑了一夜的山路追到關口,本想著還能捅一刀呢,結果只是目送人家離去,這…… 不光是郝搖旗,就連王永吉和楊鶚也是一臉錯愕不解,還真是來送客不成! “知你立功心切,不過今兒不是本督說的算,而是看老天爺是否賞你飯吃”常宇嘿嘿一笑,郝搖旗更聽不懂了,使勁的撓撓頭:“督主大人可否說的明白些”。 常宇扭頭看向東邊山谷裡的清軍:“若多爾袞回來你就捅他一刀,這功就有了,若其不回那就當隨本督前來郊遊了”。 “多爾袞還會回來?”郝永忠,王永吉等人大驚。 常宇抬手往天空指了指,看老天爺的臉色咯。 晌午日頭最列,即便山風涼爽也曬的人外焦裡糊,明軍連夜追敵數十里山路也早已兵疲便在關口四處尋陰涼歇腳並生火造飯,而小太監卻不畏烈日炎熱在關上長城上溜達,薊遼總督王永吉和楊鶚作陪左右,是又熱又累,卻不敢叫苦。 千年古塞,雖是夏日山間草木蔥鬱,入眼卻還是顯蒼涼無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