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擁兵自重又在關外守國門,朝廷對他的態度向來都是小心謹慎,生怕一個不小心戳到他的敏感部位造成嚴重後果。 寧遠大捷,吳三桂毫無疑問居首功,但一味的給他戴高帽會讓其更飄飄然,若敲打下一個不慎敲痛了他又會尥蹶子,這是個難題,而如今崇禎帝想聽聽小太監的意見。 “賞罰分明,有功賞有過罰”常宇略一沉思道。 “那八國柱要給他一個了麼?”崇禎有些糾結。 “給,但不是現在!”常宇微微一笑:“賞罰要分明亦要結合,原本以寧遠大捷他本可穩坐國柱之列,但其有失察職責則要其將功贖罪,而後一併再賞!” “你說的而後是……”崇禎帝已聽出常宇話裡有話了。 “收復錦州之後!”常宇嘿嘿笑了:“滿清此番入關受到重創,多爾袞回到朝中自身都難保無暇與我,卻正是咱們收復錦州的好機會,也正好給吳三桂找點活幹,否則他名為守國門,實則一天天在寧遠城裡喝茶曬太陽發黴”。 崇禎帝撫掌:“可不是,天天在那邊閒著無事,還要這要那嫌這嫌那的,是該給他找點活幹了”。 常宇接著道:“待祖大壽回來之後,便將這收復錦州城的任務交由他舅甥倆,也能趁機分吳三桂的兵權而顯得順其自然,省的他尥蹶子”。 崇禎帝大笑:“可這回頭述功不讓他位列國柱他會不會尥蹶子”。 “所以要讓他有盼頭,放出訊息收復錦州之後這國柱就十拿九穩的了,有了盼頭幹活才有勁頭,而且皇上不妨多下點本錢,吊著他”。 這下崇禎帝就不明白了:“多下本錢?” 常宇在他耳邊低聲說幾句,崇禎目瞪口呆楞了好半天:“你又開始下餌了!” 常宇嘆口氣:“形勢所迫,這年頭要讓別人賣力幹活就得捨得下本錢”崇禎帝點點頭,“你說的沒錯”隨後看著常宇又似笑非笑:“既能吊起吳三桂的胃口又能為你收買人心,你這又是一箭雙鵰啊!” 常宇趕緊擺手搖頭:“是為皇上收買人心!” “好,只要能將韃子滅國,家賊消滅,再大的本錢朕也下了,多少人心朕也買了”崇禎帝一時間倒也豪情壯志起來。 “皇上既有這胸懷,那過些日子不若弄個大閱兵好好收買一下人心”常宇突然提議。 “閱兵,朕?”崇禎帝怔住了。 “臣聞皇上今兒召百官早朝狠狠的打了一些人的臉,但臣認為打的不夠疼,不若趁此時來一場大閱兵,一來好好抽抽他們的耳光敲山震虎讓他們收起那些小私心老老實實的為朝廷效力,,二來鞏固皇威穩定民心,再者大戰剛去也要論功行賞激勵軍心了”。 “辦!一定要辦個大的!”崇禎帝眼裡瞬間就冒出了星星,紅星星! “此時京畿又兵馬近十萬,場面絕對夠大,屆時皇上可召各國使臣,文武百官京城勳貴豪紳一同出席,並許百姓圍觀皇上親自檢閱十萬大軍封賞有功將士!” “辦!”崇禎一拳下去,桌子上碗筷又飛了起來。 興致被挑起來不擼出去能憋死,崇禎帝拉著小太監就閱兵之事扯個不停,眨眼就到了晌午。 常宇連夜趕路一夜未眠但其精力向來充沛還熬的住,可誰曾想崇禎帝這瘦弱身子竟也熬的住,亢奮的如同打了雞血只是雙眼紅絲更多了。 話題從閱兵安排事宜又聊到當前南方戰事又突然繞道了劉澤清等人身上,崇禎帝聽了小太監將高傑三人從千里之外卻扔在通州城外不理不問很是疑惑。 常宇給了詳細的解釋,調其前來一是以備不時之需,若韃子不談和要血拼的話,三人的萬餘兵馬再不扛揍也能在外圍給吆喝助威,其次他也是藉此機會摸摸三人的底,要知道歷史上三人都是敢抗旨的存在皇帝的面子都不給。而常宇就想看看自己的話好不好使。 “至少說明他們現在略顯收斂至少不抗旨了”崇禎帝一直對劉澤清抗旨裝傷的事耿耿於懷:“但你不打算給朕收拾收拾他們,不敲打一下朕不解氣!” “臣叫他們來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給皇上出氣”常宇笑了笑。 “如何出氣,他們此時兵馬不多,若不趁機拔了?”可以看出崇禎想弄劉澤清的心比弄吳三桂還記。 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