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6部分

“嚴書記,您這是要讓我再堅持兩年?呵呵,行,只要您信得過我,我就揮揮餘熱,再接著幹兩年……”出乎嚴寧的預料,謝滿堂沒有猶豫,甚至沒有提任何條件的就答應了下來,這讓嚴寧的心神放鬆了不少。

若無意外,在明年年末的換屆之後,嚴寧就得御下邊寧的擔子,步入雙江市委擔任專職的副書記,而稅費改革是嚴寧提出來的,必然還得落到嚴寧的頭上。當然了,別人想要接手,嚴寧也不能同意,這是自己增加資歷的重要手段,誰若是想要胡亂插手,搶摘勝利果實,嚴寧可要跟誰刺刀見紅,不死不休了。

但是,嚴寧可以走,邊寧的根據地可不能失,嚴寧走之前不但得完成雙江的政治佈局,更得替陳至亞提前端好盤子,從而保證各項工作順利交接。農業和口岸是邊寧最重要的兩項工作,把農業交到謝滿堂手中抓總負責,再給他配備一個年青的副縣長執行落實,邊寧的稅費改革可保無虞。這樣,陳至亞也就可以集中精力去應對口岸的展,在平衡中推進邊寧的社會經濟穩步前進。

而且,謝滿堂能繼續接手邊寧的農業工作,憑藉其多年農村工作經驗,以及對稅費改革的深度理解,哪怕給他配備一個對農業工作不甚瞭解的幹部做副手,問題都不會太大。如此一來,嚴寧就可以把馬志從邊寧摘出來,派到其他的縣市去推進農業稅費改革,從而使得雙江的稅費改革試點工作實現以點帶面,齊頭並進的展格局。

159、親自上陣

159、親自上陣

正文'159、親自上陣

?送走了謝滿堂,嚴寧一臉陰沉的把心思又放回了邊寧的農業產業展專案上,書迷們還喜歡看:。這一次嚴寧在京城使出了混身解數,連唬帶騙,好不容易才替邊寧爭取到了資金,卻被李知起和郭長志掐在手中,拖拖拉拉的耽誤時間。雖然嚴寧讓縣財政先行給予墊付,但總不能就這樣乾等著,說不得要把這個主動權拿回來,也省得看李知起和郭長志這兩個小人的臉色。

從李知起替郭長志進京爭取專案,以及近期頻頻進省的動作看,李知起所謀求的可不僅僅是市長的位子,說不得還要替郭長志爭一個常委的名額。在嚴寧看來,李知起上位雙江市長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但郭長志進常委的可能性卻是很大的。常委的名額本來就有限,放著這樣一個佔著茅坑不拉屎的傢伙純屬浪費。但若是真讓李知起運作成功了,很有可能就是佔了本應該落到別人頭上的名額,而且,搶佔的很有可能就是本該屬於王金輝的名額。如此一來,王金輝入常的道路勢將變得更加堅難起來。

郭長志無論是在省裡,還是在雙江,純粹就是一個三無人員,這就決定了他勢必要聽從李知起的號令,以李知起的意志作為行為準則,而李知起也絕不會放著一個全能打手而棄之不用,說不得就要把郭長志當成表達其意志的傳聲桶。華夏的政治體制有一個巨大的弊端,那就是能上不能下,上去容易下來可就難了。郭長志才四十多歲,若是進了常委,很容易就能讓他混上一個元老的資歷。若真到了那個地步,再想動他可就難了。

之前,嚴寧以為自己手中捏著李知起收受賄賂的證據,想當然的就認為李知起不足為懼,其他書友正常看:。可是經過了古運來的事情之後,嚴寧知道自己把一切都想的太簡單了,雖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華夏的體制就是這樣,很多時候領導的意圖是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可以越法律而存在的。若是李知起的後臺,常務副省長楊茂永一門心思要保李知起,從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麼,嚴寧手中的證據就是一張廢紙。而且,不到不死不休的關鍵時刻,嚴寧也不能輕易的動用這份證據,它的威懾作用比之法律作用來的更加實際。

所以,無論是給王金輝入常掃清道路,還是要在常委會上砍下李知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