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四章 習武

三月初,京城的一處體育館中。

“有練過武術的嗎?”於成輝看了看眼前的幾人問道。

人群中舉起一隻手,聶源道,“算是練過一陣子槍,不過都是花架子。”

“行吧,那就是都沒有!”

於成輝搖搖頭,“練武不是過家家,若是發力錯誤,莫說不能護身,更要傷身。既然你們幾個都沒武術基礎,那咱們就從基本功開始訓練。”

基本功三個字,基本上就是又苦又累的代名詞。

習武更是如此。

拳法的基本功是出拳,那刀法的基本功必然就是揮刀。

在島國劍道的訓練中,有名為素振的基礎練習,說白了就是揮刀。幾百幾千次的揮刀,直到讓身體記住技術動作,也讓身體習慣揮刀的感覺。

“記住,每次要向前斬,不要光是掄圓了往下揮。你學的是武術,不是棒球!”

老爺子嚴厲無比,在幾人的身後跟監工似的,碰見不正確的技術動作還要指教一下。

王千原跟陳昆還比較輕鬆,他們練習中使用的是與劇中道具類似的長刀,重量沒那麼重。

萬年跟季某人就比較吃虧了,拿的就是丁修同款的苗刀,只不過是木製的。

別看是木刀,重量足有兩斤出頭。

苗刀的握法跟一般的長刀還不太一樣,過長的刀刃導致使用者在揮砍中需要的力量增大,為了降低消耗,也為了降低揮砍對手腕的壓力,使用者一般都會把刀柄作為槓桿來進行使用。

握刀時,一手握刀柄前部,虎口靠近護手,一手五指握柄後部。握力上也有講究,不能太鬆,太鬆會脫手,影響劈砍的準確度。也不能太緊,握的太緊,那麼刀刃的變向又會變得不靈活。

“緊而不死,活而有力,”於成輝說道,“你們倆是重點,能不能讓觀眾看到我國傳統雙手劍的技術,就看你們的練習效果了。”

“是,”兩人有氣無力的回答道。

“中氣下沉,含胸拔背,收腹斂臀,以腰帶刀,身催刀往,蜿蜒蛇行。”老爺子繼續道,“揮刀要靈動,氣必定下沉,謹記!”

“是!”

扛著兩斤多的刀揮了幾千次,換誰來都是這個效果。

練完揮刀,幾人還需要練習步伐。

苗刀的步伐也有講究,以疾絞連環步為主,運動中進步要求後腳發揮最大的短力,使前腳邁出越遠越好,後腳貼地向前滑行。落腳時,腳跟先著地,既輕靈又穩健,輕而不浮,沉而不重。動步時,兩腳要敏捷。逢進必跟,逢跟必進,進退連環,疾速連貫。

從滑步這一點上,就能很清楚的看出島國劍道對於苗刀刀法的影響。

據說,當年戚繼光老爺子在剿滅倭寇的途中,從倭寇手裡得到了名為“影流”的刀法。

別笑,不是“影流之主”那個影流。

這個“影流”,更有可能是島國“陰流”的誤記,陰流是在劍術師愛洲移香齋手中誕生的劍術。相傳他參籠廿一日,睹蜘蛛之變幻而得悟劍之極意。後來,被稱作劍聖的上泉信綱還在陰流的基礎上悟出了新陰流。

跟修仙小說似的,於成輝老爺子據說也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悟出了螳螂穿林劍的極意,大概武術家都好這口。

半個多月後,幾人的基本功算是達到了於成輝老爺子的要求,接下來可以練套路了。

靳一川跟丁修的刀法來自於戚家軍,因此,在動作設計上,於成輝綜合了辛酉刀法、單刀法選以及他自己的螳螂穿林劍。

看上去就是一個勁的揮砍,其實在步伐和動作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一個當頭三連打,於老爺子硬是給弄出十二條標準來,從握刀姿勢,到刀柄的高度,甚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