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的一大影響。
這種現象上次出現,還要上溯到六十多年前。第24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是《花都豔舞》,最佳導演卻是《郎心如鐵》的喬治-斯蒂文斯。第25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是《戲王之王》,最佳導演卻是《平靜的人》的傳奇導演約翰·福特。而50年代初,正是美國電影工業結束製片廠時代,而走向新時代的重要節點。
不同的電影工業時代,體系和市場對於導演這個工種的重視程度也有差異。
在三十年代末之前,重合的比不重合的要少,當時好萊塢正處於典型的大片廠時期,實行所謂的“中心製片人”制度,對一部影片影響力最大的大製片人,導演還只是一個相對普通的工種,絕大多數連剪輯權都沒有,所以人們的觀念裡並不認為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一定要有很強的相關性。
從五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前,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重合率都相當高,歐陸傳來的作者電影思想開始在好萊塢奪權,導演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八十年代以後,倡導“作者電影”的新好萊塢雖然過去了,但導演作為一部電影最核心的創作者的地位基本確立,很多大導演開始身兼製片人的職位,對一部影片製作過程中從頭至尾都擁有很高的決定權。
所以奧斯卡上兩大獎的重合率只是比七十年代稍有下降。一旦出現兩獎不吻合,通常是因為獲得最佳影片的是真正的年度話題之作,但它的導演卻欠缺資歷、名氣,於是最佳導演獎被聲望更高的那個人奪走了,李銨的兩個導演獎都是如此。
而如今便是好萊塢工業發展的又一個節點,《阿凡達》拉開了cg電影大幕,無數科幻片和特效片開始搶佔市場,傳統電影受到的衝擊更大。
這對於奧斯卡更大的影響則是,評審團中混入了更為年輕,想法更加激進的年輕電影人,這個年輕也是相對的,至少比那些老爺子來的年輕。
70後的年輕人支援《地心引力》這樣的特效技術電影,70前的老爺子則支援《為奴十二年》這些傳統影片,這也是《地心引力》未能兼得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的一個原因。
這邊,製片人布拉德·皮特和導演史蒂夫·麥奎因上臺,共同捧起了小金人。
“謝謝!這是巨大的榮譽,我想跟站在我身後的每個人說,你們都是功臣,我們詮釋了所羅門這個故事。這部電影最大的功臣,最好的講述者是導演史蒂夫·麥奎因。”
皮特說完便讓出舞臺,讓真正的功臣導演上前致辭。
“謝謝所有人,特別是布拉德·皮特,沒他的話這部片子就無法和觀眾見面。感謝這個故事。最後,我們每個人不僅僅是生存,還要努力去生活。我要把獎獻給那些忍受奴役的人們。”
說實話,從電影角度看,這就是一部平平無奇的電影。
論敘事,比這個片生動有趣讓人慾罷不能的太多了;論畫面,麥奎因的御用攝影師雖不是吹的,但依然不及老謀子的恢宏和細膩;論演員張力表現,能入圍奧斯卡角逐的都不弱;要比慘,主角的慘跟《1942》也沒得比,更別說提那些有關戰爭的電影。
這就是一部提前找好主題的命題作文,專門拍給學院派的評委們看的,這些片子主題上一味的高上大,價值觀絕對的政治正確,劇本嚴格按照八段式的結構絕對的工整,電影也都或多或少的保留著導演的個人特色,主角的演技也通常是可圈可點。
太像是奧斯卡布置的命題作文,專門為申奧而拍的。
······
國內早就炸了鍋,無數事後諸葛亮撕掉了提前寫好的小作文,開始誇讚《地心引力》背後的人文思想和劇本對於人類進化的隱喻。
他們此時認為,《地心引力》能獲得奧斯卡8項大獎,憑藉的肯定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