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眾還在期待後續的時候,又一件關於騰達買菜業務相關事件發生了。
並且這個事件,依然和自提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那就是騰達物流將要和騰達買菜合作,自建直營自提點。
來不及為現在自提點冰櫃事件哀悼!
接下來到達戰場的是騰達直營自提點!
其實陳騰一開始,並沒有直營自提點的想法。
因為在原來社群買菜十分發達的時候,自提點向來都是超市甚至是小餐館的老闆附帶著經營的。
很多自提點,甚至對應多家公司。
不管是【黃騎士】的,還是拼夕夕的,都可以去同一個自提點自取。
思維定式,讓陳騰下意識地覺得就該這麼辦。
搞著搞著,陳騰才覺得不對勁了。
別人用我的東西,這算是怎麼一回事?
我花錢準備報銷的冰櫃,怎麼就給你們用來冷藏了?
仔細一想,陳騰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在哪。
原來社群買菜發達的時候,一個自提點對於多家公司,不排除是因為願意做自提點的超市就那麼幾家。
再加上這麼做可能會便宜一點。
大家迫不得已,才這麼做擠在一起。
可是陳騰又為什麼要這麼做?
他瞬間就聯想到了快遞行業的一個東西。
快遞驛站!
眾所周知,快遞行業發展著發展著,就出現了快遞櫃和快遞驛站這兩樣東西。
這兩樣東西對於網購的消費者來說,有好有壞。
好處在於當消費者在家的時間不多的情況下,可以讓快遞員把東西放在快遞櫃或者快遞驛站。
等到消費者有空的時候去拿。
壞處在於有的人工作實在是太忙了,上班時間和快遞驛站開門的時間剛好一致。
驛站開門了,他去上班了。
驛站關門了,他才下班回家。
這樣一來,就顯得快遞驛站很雞肋。
而快遞櫃可以存放的快遞數量又有限,也顯得有些雞肋。
但是對於快遞員來說,這兩樣東西就實在是太方便了。
運著一輛小車的快遞來到某個小區,再也不用挨家挨戶地送上門了。
甚至連打電話詢問對方是否在家的這個步驟,都省下來了。
直接將東西送到驛站,再一個個地入庫就完事了。
系統會自動給網購的客戶發訊息,告訴他們東西到了。
在後來,這東西還鬧出了一些矛盾。
快遞公司不斷地壓榨快遞員,導致快遞員收入降低。
他們在送快遞的時候為了保證效率,是不會詢問客戶的意見的。
他們只會直接將快遞放到驛站和快遞櫃。
到最後送貨上門的服務越來越少。
如果客戶在網上購買了一樣東西。
想要讓快遞員送貨上門的話,少不了一番耗費精力的扯皮。
陳騰在思考提升消費者體驗的時候,就想著搞一個完美的驛站。
首既然是完美的驛站,那肯定得自己直營。
加盟,很容易亂。
其次,陳騰決定嚴格按照八小時工作法,一天24小時三班倒。
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消費者上班下班的時間和驛站錯開了。
陳騰的想法很快就被公司執行了下去。
大大小小的驛站在緊鑼密鼓地裝修之中。
同時為了防止訊息走漏風聲,陳騰還特意讓人最後搞門面。
因為他想要給所有人一種“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