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神話中,盤古開闢了天地,女媧用泥土捏製了人類,並授以嫁娶之禮,使得人類能夠自己繁衍生息。當然,這些都是美麗的傳說,帶有很濃的民族文化和宗教色彩,但缺少確鑿的科學依據。
據科學家們考證,從地球形成到地球上出現生命物質,再到形成今天的人類社會,經歷了約46億年的漫長過程。地球形成的初期,只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星球。大約在39億年前,地球上逐漸形成了一些只有生命特徵而不具有細胞結構的原始生命——核蛋白物質,他們又逐漸進化成各種各樣的能夠在不同環境下存活的生物群體。
從生物學角度去看,人是動物界中的一種,準確的生物學分類為:“動物界——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人種”。人類屬於群居性的高階動物,所以,人首先具有動物屬性,有取食、運動、繁衍等基本的動物需求。同時,人還有別於其他動物,具有更加發達的大腦、勤勞的雙手和豐富的情感;具有思維和創造、使用工具的能力,這些都構成了人的基本特徵。
作為具有思維的生物體,人不同於自然界中的其它動物,他們用自己的思維能力不斷地總結經驗、積累智慧,發明了交流的工具——語言和文字,創造了勞動工具,並使用這些工具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改變了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環境,同時也逐漸形成了有分工、有合作、有組織、有制度的人類社會。最終,人類具備了比其它動物更強的生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主宰了他們和其它動物共同擁有的世界。
因此,人是存活在地球上的一種高等級生物群體,既是組成人類社會的基本單元,也是推動社會變革的動力源泉。
人的社會屬性——社會原子(1)
從社會學角度來看,人是組成人類社會的最小單元,沒有人,就不成其為社會。正如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一樣,如果把人類社會看作是一個多元物質的複合體,那麼它就像是一個由60多億個基本單元組成的龐然大物,由分佈在地球表面上的不同國家、不同種族和各種機構所構成。
每一個人猶如處在特定物質(國家、種族、機構)之中的一個原子,從宏觀上看它很小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廣袤沙漠中的一粒沙。但從微觀上看,每個人都是不可替代的個體,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與生命歷程,猶如每個原子都有自己獨特的質子、中子數和原子結構,有著自己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一樣。正是這些原子的性質,影響和決定著物質的性質,而多種物質的性質就決定了整個多元複合體的特徵。
人類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也要順應大自然“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規律和法則,這就不僅需要每一個社會的個體——“人原子”更強壯,還需要由這些原子構建一個團結、有序的整體——社會,這樣才能使整個人類適應各種惡劣的環境條件,在各種難以預測和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中得以生存。在形成這個人類社會的過程中,就會有人與人之間的結合與互動,有個人與群體之間由利益和分配帶來的矛盾衝突,有群體與群體之間的聯合與抗衡,這就使得社會內部存在著整體或區域性的運動和變化,這種運動和變化都有賴於“人原子”之間的結合和互動。
自然界中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又由一定數量的質子和中子構成。原子的固有特性表現在它的質量數A和原子序數Z值上,A值越大,質量越大,Z值越大,具有的核外電子數目就越多。而原子的化學性質取決於最外殼層電子的數目,當外殼層的軌道電子處於滿殼狀態(8個電子),它是中性的惰性原子;當外殼層沒有被填滿時,外殼層電子數目越少,越容易失去電子,陽離子特性(金屬性、鹼性)就越強;反之外殼層電子越接近滿殼,越容易獲得電子,陰離子特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