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與印地安人的原始宗教之比較
賀&iddot;寶音巴圖在《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蒙文版)》2000年第1期上以《蒙古人與印地安人的原始宗教之比較》為題,對蒙古人和印地安人原始宗教進行了比較。現在生活在美洲的印地安人原來是生活在亞洲的印地安人的後裔,25000年前,生活在北亞地區的印地安人渡過白令海到達美洲,從人類學的角度分析,印地安人是蒙古人種無疑。他們和蒙古人有很多相一致的地方。蒙古人和印地安人都信仰薩滿教。都有圖騰崇拜觀念,印地安語的圖騰和蒙古語的剔剔末在語音和語意兩方面都近似。蒙古語的剔剔末是指皇帝的帽子,進而指戰旗,是被人崇拜的物件。印地安人也和蒙古人一樣崇尚狼、狗。印地安人的薩滿教的薩滿的稱呼和薩滿教的行教過程也和蒙古人的相同。
阿魯科爾沁口語親屬稱謂
瓦&iddot;斯欽在《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蒙文版)》2000年第1期上發表《談阿魯科爾沁口語親屬稱呼》,研究當代蒙古語在規範過程中應重視對現有的方言的利用。在現有的蒙古語中,很多親屬稱謂用語沒有被規範化,大有向漢語借用的趨勢。屬於巴林方言的阿魯科爾沁話中有很多親屬稱謂,值得我們借鑑。對輩分比自己大的人的稱呼:葉界(爸爸)、額麼‐末麼(媽媽)、阿渦噶界(大伯或叔叔)、阿渦噶(姑姑)、互日根&iddot;阿斡(姑夫或姨夫)、阿斡(爺爺)、額葉(祖母)、姑姑阿斡(姑奶奶)、額勒沁阿斡(太爺爺)、額勒沁額葉(太奶奶)、互勒恩其阿斡(爺爺的爺爺)、互勒恩其額葉(爺爺的奶奶)。對和自己同輩人的稱呼:格格或夠夠(哥哥)、順噶(嫂子)、阿噶(姐姐)、互日根阿哈(姐夫)、高老(對幼兒的愛稱)。對母親家族人的稱呼:那噶界(舅舅)、那噶界及(舅母)、那噶末木(已婚的姨母)、那噶阿噶(未婚的姨母)、互日根阿斡(姨夫),那噶阿斡(外祖父)、那噶額界(外祖母)、那噶其乖(表哥)、那噶其伯日根(表嫂)、比其漢那噶其(表弟)、那噶其噶(表姐)、那噶其互日根阿哈(表姐夫)。
清代內蒙古東部地區興起的戲劇熱
縱麗娟在《內蒙古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上以《試論清代內蒙古東部地區興起的戲劇熱》為題研究了清代蒙古東部地區的戲劇熱。在清朝乾隆年間,漠南蒙古(內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蒙古王公貴族,欣逢太平盛世,於是紛紛效法朝廷宴享宮戲的規制,先後有科爾沁、巴林、敖漢、土默特、喀喇沁(左、中、右)、翁牛特等十八旗分別建立了王府戲班,即所謂蒙旗十八班,一時掀起了戲劇熱。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土默特旗慶和梆子腔班,執事山藥紅;巴林旗雙盛梆子腔班,執事小諸葛貫三福;喀喇沁旗三義晉腔梆子班,執事活關聖江永昌。清代中期內蒙古東部地區的戲劇發展情況,尤其是民間戲班進入宮廷的演出,集中概括了當時蒙古族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風貌。從蒙旗十八班的始建、發展到衰落過程中,可以看到戲劇在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特殊性,同時反映出內蒙古的戲劇活動也是和全國戲劇發展緊密聯絡的。蒙旗十八班的演出,不僅得到皇帝的賞識,也受到普通老百姓的喜愛,這為探討少數民族戲劇的發展與走向提供了參考與借鑑。
清代內蒙古東部農村的耪青與僱工
王玉海在《內蒙古社會科學》2000年第1期上以《清代內蒙古東部農村的耪青與僱工》為題論述了內蒙古東部農村勞動力的情況。清代,隨著移民開墾和農村的形成,內蒙古東部的階級關係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群體,其中包括耪青和僱工。耪青是農村主要勞動者的一種,耪青產生於順治、康熙年間,耪青根據與僱主之間的關係,可分為內青、外青和半青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