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敖沐陽覺得這說不清,就拿鱈魚來說,大西洋鱈魚曾經一度多的泛濫成災,北歐和加拿大甚至有踩著鱈魚群走上岸的說法。
鱈魚的繁殖力也很強,體長1米左右的雌魚,一次可產300萬到400萬粒卵之多,可是被歐洲各國全力捕撈之後,作為擁有鱈魚最多的紐芬蘭漁場竟然變成了死海……
他正神遊天外,一群魚出現在他的視野盡頭。
目光隨意一掃,他立馬精神一振,拍了拍老虎的腦袋示意它去追那魚群。
遠看這些魚個頭不小,估計大的得有一米,多數也有半米以上,身體較長,主要呈現暗灰色,有點像是太平洋鱈魚。
第786章 海底海灘
現實給了敖沐陽一棒槌,鱈魚哪有那麼容易碰上,這又不是三十年前的紐芬蘭漁場!
隔著遠了看不太清,特別是這些魚密密麻麻擠在一起,只能根據距離大概猜測它們的尺寸,隔近了看這些魚頭尖嘴大,身體是暗灰褐色帶紫綠色,腹部是灰白色,有點像是鱸魚。
有意思的是,敖沐陽靠近魚群后聽到了一陣亂糟糟的嗡嗡聲,這些魚匯聚在一起竟然能夠發出聲音……
而這一點說明了它們的身份,這是米魚,他此前曾經捕撈過這種魚。
米魚是石首魚的一種,肉質口感不錯,營養豐富,個頭和鱈魚類似能長得比較大,成年魚都有半米以上。
這個魚群中多有雌魚,且雌魚肚皮飽滿,顯然它們是在從深海區往淺海區遊動,每年4到5月它們會遊向近岸作生殖洄游。
雖然米魚的價值比不上太平洋鱈魚,不過終究是一種好魚,而且在紅洋這地方,老百姓更認米魚,更樂意買這種魚。
敖沐陽發出訊號,大龍頭號中途掉頭,追隨訊號而來,這次敖沐陽沒有回到船上,而是從坐鞍上拿出兩個用防水布做的紅色小旗子,然後雙臂揮舞來了段旗語。
當然,這是很簡單的旗語。
他通知了船上使用什麼規格的漁網、把漁網下入多深來作業,船上的敖千文看後點頭,在船上號召漁夫們幹活。
後面鍾家水溝的漁船上,鍾飛祿舉著望遠鏡眼巴巴的看著,他身邊有人問道:“龍頭,他們有什麼發現呀?”
鍾飛祿有些無奈的說道:“不清楚呀,看他們用的是四號漁網,肯定是水下遇到大魚了……”
“四號漁網?他們不會碰上太平鱈了吧?”立馬有漁民激動的說道,“他們能這麼好運?”
“據說那個敖沐陽呀,他有龍王一樣的本事,嗯,我妹夫是龍頭村的,他說敖沐陽在水下能看出一百米,可以在水下換氣……”
“行了快別胡咧咧了,他是翼管螺託生嗎?人怎麼能在水下看一百米?還有,可以在水下換氣?水下有肺能獲取的氧氣嗎?鯨魚海豚還得浮出水面去換氣哩。”
被同伴反駁,那漁夫也覺得自己說的有點誇張,就訕訕說道:“我不是說了嘛,我妹夫說的,估計他是吹牛。”
但敖沐陽的本事足夠讓他們目呆口痴、瞠目結舌,大龍頭號一網撒下去,漁船航行了半小時後收網,沉甸甸的漁網被絞盤拖上來,裡面全是一條條肥碩的大魚。
看著漁網裡的魚,鍾飛祿羨慕的說道:“是米魚,大米魚,快點下網,這時節的米魚應該在水下中層深度。看看雷達那裡有沒有發現?沒有發現不管了,直接下網,往下五十米,使用二套網,快點……”
兩艘船上的漁民都開始忙活起來,敖沐陽驅使虎鯨從魚群中穿入,那碩大的米魚群給嚇得四散逃離。
他甩出一點金滴化作萬千金滴,米魚們爭搶著吃掉,然後繼續被嚇得四處逃跑。
雖然說不清楚現在漁業資源的減少是因為海洋汙染還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