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部分

有不到六千萬石。這些糧食看著挺多的,但是不要忘了,日本不是臺灣。

臺灣島到一六一七年底,總人口剛剛只有三百萬出頭,而日本呢,差不多一千三百多萬。這麼多人,糧食需求可是大得很啊

但是為了維持日本兩大勢力的均勢,蕭明乾嚴格的控制出口日本的糧食的數量和出口的物件。但即使是這樣,從一六一五年開始,出口日本的糧食總數就超過了一千萬石。僅此一項,總價值就有六百多萬兩。

當然,這些多數都變成了大量的其他資源運回臺灣了。特別是那些金屬礦石,木材等等原材料。

當然除了糧食,臺灣島農業的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就說甘蔗種植,就有近三百萬畝,並由此支撐了臺灣島上的十一座糖廠的原材料來源。沒年的白糖產量超過了五千多噸,因此而產生了一千八百多萬兩的財富。

或許有人說這五千多噸的白糖怎麼就一千八百多萬兩呢。其實這是因為在臺灣島內,白糖的價格並不高,而且島內的消耗也不少,基本上佔了三分之一。大明才是白糖的主要外銷市場,也是利潤最高的市場。

另外農業的其他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糧食基本上能夠滿足臺灣島內的消耗,並能夠保證移民的情況下,蕭明乾便開始鼓勵農戶發展養殖。並且帶頭建起了十幾座大型的家禽家畜的養殖廠。

在蕭明乾的鼓勵下,同時也在糧食價格大跌的情況下,農戶也願意將糧食拿出來,進行家禽養殖。到一六一七年底,基本上保證了每家每戶都能夠隔個四五天的來上一頓葷腥的。這樣的生活,讓後來的那些大明流民都以為自己來到了神仙之所。其他的如果樹種植,藥材種植,更是多不勝數。

當然,工農也的發展也促進了商業的繁榮。五年來,除了南洋,基本上是大明的商人以及李旦這個算是半個臺灣商人做轉口貿易外,北部的大明,日本,朝鮮,蒙古,以及後來的後金基本上被臺灣島商人給控制住了。

每年都有大量的臺灣商人來往於這些地區,將臺灣島內的商品售往這些地方,然後在將大量的原材料,如煤炭,礦石,木材,藥材,茶葉,生絲等等,蒙古的羊毛,羊奶,皮革甚至是活羊,活牛,馬匹等等運回臺灣,當然還要加上大量的大明流民及遼東的因戰亂而無法生存的漢人。

當然五年來工農業及商業的繁榮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非常的嚴肅的問題。那就是作為貨幣的金銀的大量的缺少。

自從開發臺灣島同大明的交易以來,銀荒幾乎一直伴隨著臺灣島。白銀的稀缺,使得臺灣島內的物價比之外面要低上不少。這也是蕭明乾不全面開放臺灣市場的一個原因。

雖然蕭明乾已經下大力氣,阻止黃金白銀的外流了,但是仍然跟不上臺灣的經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開發臺灣市場,那簡直就是在找死。

不過實在沒辦法,誰讓臺灣島內不產銀呢。雖然臺灣也有些大型的金礦,但可惜的是,蕭明乾他不知道啊所以,蕭明乾現在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日本了。日本的白銀產量那一個高啊比如那石見銀山,蕭明乾恨不得直接搶過來。但是為了大規模的消耗日本的國力,蕭明乾還是忍了下來。

不過長此以往,那也不是個辦法啊蕭明乾只能將主意打到制幣上來。他想透過大量發行白銀合金錢幣,甚至是紙幣的方式來緩解銀荒。

當然這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成的,現在他正在讓人設計金銀幣的模板,並且打算利用衝壓技術來進行生產。而且為了防偽,他決定採用其他地方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合金,同時也在花紋上,儘可能的做到精細。這樣一來可以防偽,二來也能緩解銀荒。

至於紙幣,蕭明乾現在還無法配置出那些特殊的油墨,也沒有那種特別的紙張,只能等以後再慢慢的嘗試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