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部分

和各種珍禽異獸來付賬——虧得有哆啦a夢提供的【自動典當機】,可以隨時把貨物變現,否則這樣的生意還真不知該怎麼做。但最終達成的交易量之少,還是讓穿越者們深感不滿:

“……這就是目前整個埃及最有購買力的一群人?一整天鬧鬧哄哄地折騰到最後,居然連三十億円的交易量都沒有湊足!咱們要怎樣才能還清哆啦a夢的一百八十億円債務啊?”馬彤學姐有些不滿地嘀咕說。

“……耐心一點啦!馬彤學姐!在埃及這個除了砂子還是砂子的地方,能做成這點生意已經很不錯了。”

看著賬本上最後算出的那個可憐巴巴的數字,王秋也是忍不住搖頭嘆息,“……唉,古代西方那些史書上,總是把埃及說成是多麼多麼的富庶,但現在看來,分明也就是一個缺乏購買力的窮地方嘛……”

※※※※※※※※※※※※※※※※※※※

古代的埃及這塊地方,應該算是富庶的呢?還是貧窮的呢?

嗯,嚴格來說,這似乎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要知道,關於“富庶”這個概念,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國度,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標準。正如同十九世紀的英國殖民者,把日後貧窮不堪的印度視為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顆明珠,卻把日後富得流油的海灣地區阿拉伯國家,看成不值幾個錢的貧瘠無用之地一樣——由於技術水平和認識能力的變化,古代人眼中的所謂“富庶”,其評價標準也和現代人的看法完全兩樣。

首先,在古人眼中,埃及肯定是一片富庶之地,因為這裡盛產糧食,而糧食這玩意兒一直是古代世界最堅挺的硬通貨——在定期氾濫的尼羅河水滋潤之下,古埃及人擁有了環地中海地區最肥沃的耕地,以及最豐饒的農作物收成,可以拿出大量的餘糧用於出口,餵飽大半個地中海世界文明圈。

因此,古羅馬人把埃及稱為“地中海的麵包籃子”。在古羅馬帝國時代,埃及每年都要向義大利運輸超過十萬噸的小麥,用以供養那些好逸惡勞、整天看角鬥不幹活的羅馬公民。

可問題是,埃及的這些糧食在古代世界或許稱得上價值連城,關係到一個帝國的生死存亡,但在現代世界,卻不過是一艘集裝箱船的運載量而已。看上去數量驚人的十萬噸小麥,在世界估計也就能賣出兩億多人民幣,或者說三十多億日元的價錢,還不夠一架私人噴氣機的價錢——這就是萬惡的工農業剪刀差啊!

而若是想要從古埃及敲骨吸髓地搜刮出這麼多小麥,卻不知道要餓死多少農夫,惹出多少騷亂……更別提最近幾年,由於曼菲士王為尼羅河女兒連年出兵遠征,埃及國庫的存糧已經被消耗得十分厲害,為了以防萬一,在下一次收穫季的新糧入庫之前,埃及人能拿出幾十噸穀物來買這些“奢侈品”就不錯了。

至於在底比斯城庫房裡大量儲存的手工亞麻布,看上去實在是既粗糙又漏風,在現代世界只有用來當抹布的資格,【自動典當機】給出的價錢極為低賤,以至於諸位穿越者根本不願意要。

很顯然,既然倒騰糧食的路子走不通,那麼就只能在別的物產上動腦筋了。可問題是,埃及說到底只是撒哈拉大沙漠裡的一片狹長綠洲,各種天然資源其實相當匱乏,不僅沒有什麼金銀礦脈,連像樣的樹木都找不到幾棵。在尼羅河畔本地盛產的大宗貨物,除了莎草紙之外,也只是糧食而已了。

至於其它許多人類社會必需的重要商品,在黃沙遮天的埃及往往並不出產,或者能夠就地找到的產品質量低劣、成本高昂,比不上從外國進口貨物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