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兩位長史商議。招來的饑民送到南陽郡後,要往何處安頓,都得仔細安排。
姜韶華又給陳長史馮長史分別寫了信,另外還有孟大山和劉恆昌。親衛一營已經行動起來,二營三營也別含糊了。
……
幾日後,陳長史和馮長史便收到了郡主來信。
姜韶華去了京城後,陳卓和馮文銘一個掌管人事,一個掌管銀錢內務,各自忙得不可開交。明明都在王府裡,有時候竟是幾日打不了照面。
收到郡主的來信後,馮文銘抽了抽嘴角,額上的皺紋都快夾死蒼蠅了。
馮長史拿著郡主的書信,氣勢洶洶地去尋陳長史:“郡主的信你瞧瞧。”
陳卓不動聲色地接了信:“郡主給我也寫了信,說的是招納饑民一事。以我看,這是一樁大好事。”
“我們南陽郡十四縣,只有三個上縣。其餘要麼中縣要麼下縣,百姓人口數量不足。換在平時,誰願拋家舍業地來南陽。現在北方饑民遍地,正是吸納人口的好時候……”
馮文銘瞪了一眼過去:“這道理誰不知道。關鍵是買了饑民回來,就要先養著他們。等他們開荒種田收了糧食養活自己,少說也得一兩年。你有沒有算過,這一兩年裡,要花多少銀子消耗多少糧食?”
“郡主要推廣新糧,要養親衛營,要養著南陽軍,還要顧著糧食不夠吃的幾個縣。這些通通都是要銀子要糧食的。”
“現在忽然再多那麼一批饑民出來,我從哪兒變出多餘的銀子和糧食來!”
馮文銘越說越激動,越說越氣惱,口水都噴到陳卓的臉上了:“我是王府長史,不是天上的神仙。不能眨眨眼就變出銀子和糧食!”
陳卓淡定地用袖子擦了一把臉,然而耐心安撫老友:“你先冷靜,別急著發火。招納饑民的事,對南陽郡是長遠的好事。慢慢做便是,又不是一下子多出一萬人兩萬人來。”
“再者,我們南陽郡今年全部種上了玉米紅薯,等到新糧大豐收的時候,便能養活三四倍的人口。招來的饑民也不是白白養著,讓他們開荒,讓他們種地,還可以讓他們去挖鐵礦去養馬。”
“總之,方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