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推著糧車來到遵化,自發組成了運糧隊伍,為遼東明軍運送糧草,很快大淩河堡、三臺子堡、三岔河堡糧草爆滿,六十萬大軍吃半年都夠了!
至於百姓捐獻的銀兩,朱慈炅全部登記造冊,準備戰後發給這次在遼東大戰中陣亡將士的家屬。同時他還組織人員在遼東六十萬大軍中宣讀《新京報》特刊,一時之間六十萬大軍怒氣沖天,明軍將士一個個咬牙切齒,恨不得立馬就衝上去,喝建奴的血,吃建奴的肉!
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
面對建奴的屠城惡行,朱慈炅也恨不得馬上衝到盛京,逮住皇太極,凌遲處死,把所有後金軍隊全部抓起來,讓他們挖個坑,然後把他們通通砍了,推坑裡埋掉。但仗不能這麼打,小不忍則亂大謀,如果因為一時氣憤而中了皇太極的圈套,那後悔都晚了!
拿下海州城以後,朱慈炅將所有參戰的高階將領召集在一起,分析了一下當前的戰局,得出的結論並不樂觀,海州一戰後金的損失並不大,消滅的五萬多敵人中蒙古兵就佔了五萬餘,其中的後金兵都不到五千!
蒙古和後金聯軍之所以棄城而逃,引誘明軍去追擊是一種可能,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皇太極想集中兵力和明軍來場大決戰,要知道現在定遼中左衛和盛京兩個城池間可集中了後金和蒙古聯軍將近五十萬,而明軍這邊參與進攻的就三個軍團,三十萬人。而且要進攻定遼中左衛,海州還必須留下軍隊守城,這樣兵力就更分散了。
朱慈炅與眾將商議了一下,最後採納了孫承宗的建議,調山東守軍駐守金州、復州和蓋州三城,將曹文詔的關寧軍調到海州來守城。
要說山東的守軍現在總共也就一萬五千人了,金州、復州和蓋州三城每座城池都只能安排五千人駐守,是不是有點少了呢?其實不然,現在戰場已經移至遼東北部了,而金州、復州和蓋州位於遼東南部,等於是後方,再說這三城也沒囤積糧草什麼的重要物資,皇太極只要不是抽瘋了就不會分兵去長途奔襲這三座對戰局影響不大的城池。
海州城就不一樣了,如果去進攻定遼中左衛,海州城等於就是明軍主力的退路,如果退路被斷,對軍心士氣的影響就大了,所以海州城必須調大軍駐守。
經過半個多月的調動,軍隊全部到位了,炮彈的儲量也足以攻下定遼中左衛了,朱慈炅一聲令下,天雄軍、秦軍和禁衛軍第一軍團從海州城出發,兵臨定遼中左衛。
為了節省時間,三十萬大軍將海州城下的攻城器械全帶上了,這樣雖然在路上要多耽擱半天,但卻省去了造攻城器械的時間,要知道三十萬大軍的攻城器械,造個五六天都算快的了。
定遼中左衛可以說是盛京的門戶,一旦丟失,盛京南面再無一座城池,後金的都城將直接面對明軍的進攻,按理來說皇太極是應該派得力大將率重兵死守的,但實際情況呢?
大將那絕對是大將,定遼中左衛的守將是皇太極的兄弟,後金之主努爾哈赤和大妃阿巴亥最寵愛的兒子,皇十四子多爾袞,時任正白旗都統領。這個多爾袞就不用多說了吧,後面接連被封和碩睿親王、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他打敗漠南蒙古和李氏朝鮮,而後率軍入關作戰,打敗明軍和農民起義軍主力,定鼎中原,可以說是清朝的奠基人,清初最有名的超級大將,聽說守將是多爾袞,連朱慈炅都嚇了一大跳!
對面可是多爾袞,朱慈炅不得不慎之又慎,實心彈削掉南面城牆上的箭垛,那是必須的;彈幕攻擊,那也是必須的;彈幕之後就是直接猛攻嗎?
朱慈炅表示有點小怕怕,必須先試探一下,所以第一波只派了兩萬人,而且特意交待:盧象升,不準上,祖大弼,也不準上,其他將士,上去是可以,如果敵人太兇猛就先退下來,不要硬拼。
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