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鄧�揮貿咦右不�帽饒貿咦踴�幕怪保�恍枰�嘍膠透ㄖ��嫡飠暗娜瞬灰歡ㄊ瞧�櫻����チ訟嘈帕慫�哪僑司鴕歡ㄊ巧底印�
監政和輔政還是有不同的,監政是指上位者對下面的監督,有能夠隨時叫停之權力的監督者才具有真正的監督權,也就是說監政者的話主政者必須聽。輔政是指同級別或者稍微低一點的人對主政者的輔助行為,輔政者的意見主政者不一定要聽,可以聽從也可以放在一邊作參考。
天啟認為一位主政官員有了有經驗的輔政者來輔助他避免他出錯走彎路,還有個有權力的監政者來監督他避免他偷懶,那麼這個主政官員就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出於這個考慮天啟決定逐步向下推行監政輔政制度,這樣一來既能激發所有人的主動性又能把全國各地有效地掌控在手裡。在向各地推行之前,天啟先在京裡成立監政院,多兩個人幫自己的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種實驗。
在監政院成立的第一天,天啟跟劉宗周、信王等人商議了一下後,發現現在缺少對今後發展方向的認知,不知道今後該朝什麼方向努力,做起事來就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沒有系統性和延續性。與此同時,劉宗周還提出了人才的缺乏,加上還要考慮對地方的有效控制問題,這讓天啟感到這事不那麼簡單。不過天啟明白監政輔政制度是一定可行也必須進行的,所缺的不過是實施的細則,多發動些人多動動腦筋就可以了。
果然,信王、劉宗周、徐光啟、高攀龍等人經過仔細商討,最後結論是可以把分散在全國的舉人、秀才等人召集起來使用。這些人一個是因為有功名在身,朝廷要按月給他們提供衣食,白拿錢的人不拿來用一下那就是最大的lang費。這些人第二個可用的原因是他們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識,至少都認字,根據其興趣把他們召集起來學習一段時間,大用不敢說遵命行事應該說是沒有問題的。
雖說是需要人但也不能無條件使用,還是要考一考的,從考試中得到的人才讓人放心一些。以前從童生中選拔秀才,從秀才中選拔舉人,最後從舉人中選拔進士,都用的是固定名額,也就是讓所有人競爭。現在沒有固定名額人才多多益善,那就不能讓人與人競爭,只要求合格就可以了。這些考試合格的秀才主要是根據其興趣,讓他們學習博學院中的各種新知識,跟種田、開礦、修路等有關的知識最有用。
聖學院中的經驗可以讓閒置官員和侯補官員來學習,他們本身就是有資格當官或者是曾經當過官,學習這些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不用太費勁。好多官員或者是丁憂起復後沒有位置,或者是有當官的資格但現任官太多隻得侯補,把這些人集中起來也能讓他們及早發揮作用,免得朝廷白髮俸祿白養閒人。
在監督問題上大家的意見是老辦法派駐御史,監督某人是因為對某人的不信任,找個信任的人對他進行監督就沒有問題。對皇帝來說值得信任的人一是太監二是御史,考慮到太監監政說出去名聲不好聽,所以派駐御史是唯一選擇。
其實現在很多官員私人都請的有師爺一類的人物,這些幕僚很多都是無緣官場但施政經驗豐富之輩,成立監政輔政制度不但可以解決官員多了沒地安置的問題,還可以讓這些原來為官員私人服務的幕僚成為公家人。
大家從早上來了後就開始商議,商議了好一陣,大家都有些累了時,信王突然想起了什麼問天啟:“皇兄,這個監政院到底是如何運作的臣弟現在都不明白,只聽你說運作好了就可以自動執行不需要人多操心,皇兄能不能仔細解說一下?”
信王這麼一問大家都愣住了,仔細一想也覺得沒搞清楚,被天啟牽著左說右說一頓說,大家就忘記了這麼回事。現在信王這麼一提大家都回過神了,一起望著天啟等他給個解釋。
天啟一想也覺得有些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