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個迷迷瞪瞪的愣頭青。
爸爸親手教訓一個魯莽冒犯兒子的人,放在以前,卓揚無論如何也無法想象。依照嚴耀欽的性格,應該會先查清對方的家世淵源,同時看看與自己有什麼樣的利益牽扯,只有確保萬全,才會動手。他想要處置誰,會不動聲色斬斷對方所有退路,先將其置於孤立無援的深井,讓對手逃無可逃,四處碰壁,直至崩潰絕望,整個過程,根本連面都不需要露。一旦對方是個難纏的傢伙,他還很有可能拿冒犯這件事大做文章,威脅牟利。無論如何,不能帶來任何好處,只是單純“出氣”的行為,絕不是嚴耀欽的一貫作風。
說起來,畢竟父子三年,哪裡真的一點感情都沒有,除非是木頭。卓揚認為,如今嚴耀欽的所作所為,是出於心裡的愧疚。嚴耀欽費盡心思把他留在嚴家,無非想要多補償一些,聊以心安。只不過,爸爸的行為有些做作,也有些用力過猛了。
別人要用怎樣的態度對待自己,那是別人的事,與己無關。對於嚴耀欽的威脅和禁制,卓揚並不著急。他向來不是個喜歡硬碰硬的人。帆船能在海上通行,是因為藉助了風力,而卓揚所要做的,只是等待時間。時間連山盟海誓都可以輕易碾碎,更別提這微不足道的愧疚之情了。
依靠虧欠產生的關懷和情感能維持多久?沒有回報的付出又能堅持多久?不需要去做什麼,只要安靜地看著就行了。時間會幫助他消磨掉嚴耀欽勉強挽留住的心意。更何況,嚴耀欽願意補償,只是因為眼前的自己與他沒有利益衝突。一旦再次面對兩難境地,誰知嚴先生又會作何選擇呢。
人不能兩次摔倒在同一個地點。有些東西看起來色彩明麗,嘗一口甜美芳香,殊不知那是有毒的,吃了還會上癮。
當嚴耀欽在思考怎樣做才算是對一個人好的時候,卓揚也在考慮著到底怎樣做才算是好的選擇。
所謂好的選擇,一定要在不主動損害無辜者利益的情況下,儘可能滿足自身的意志與需求。卓揚希望,他留在嚴家的這段日子裡,能夠依靠手中掌握的有限資訊,儘可能維護卓家不受到侵害。舅舅只是因為年輕外甥的突然離世而心存怨懣,才會故意為難嚴家。如此僵持下去,只會對處於弱勢的卓家不利。
時間會沖淡一切,就依靠嚴耀欽對自己剩餘的一點愧疚,再保卓家走出一程吧。無論結果如何,努力過就問心無愧。
等事情慢慢淡化、平息,就可以帶著波比離開嚴家,也離開這些紛繁的爭鬥。他希望有一個地方,想看書就安靜看書,想喝酒就暢快喝酒,天晴就曬太陽,下雨就跳水坑,吹風,釣魚,繪畫……他想要有那樣的一個人,能認真聽他說話,看到他所有的努力,不帶任何目的地信任他,理解他,尊重他……
會有嗎?或許吧。
人生正是充滿了未知與不確定,才分外有趣。誰知道明天一覺醒來,會有怎樣的奇遇?只要還有“或許”的機會,也就有了一切。
…
獨自在露臺上站了好久,等卓緣周到地挨個打過招呼,便如預期地緩步走了過來。兩家積怨已深,多年耳濡目染之下,縱然面對只有十幾歲的嚴予思,卓緣多少也懷有敵意。她看看四周沒有旁人,從手袋裡掏出一張卡片,捏在手裡晃了晃:“你這是什麼意思?”
卓揚微微一愣:“你說什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