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聯盟合縱,以抗強秦。前314年乘燕國內亂,派匡章率軍破之,後因齊軍暴掠,激起燕民反抗,被迫撤軍。在位期間繼承其先祖桓公、父齊威王敬儒重教之風,於稷下(齊都城臨淄西門外)廣置學宮,招徠學者、遊士、儒生數千人,不受邦國君王利害權勢的侷限和制約,任其各抒己見,辯理論道,交流學術、展示才識,百家爭鳴蔚然成風,竟使稷下之學臻於極盛。
孟子(約前385—前304或前372—前289年)戰國中期鄒(山東鄒縣)人。名軻,字子輿,魯國公之後裔。早年受業於子思之門徒,曾遊說於齊、宋、滕、魏等國,是 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集大成者,與孔子之學並稱“孔孟之道”,公尊為“亞聖”。他以民本理念為基礎,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思想和“性善論”的觀點,倡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讚頌湯武伐桀紂是弔民伐罪,革命義舉,“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是可歌可泣的英雄行為。並指出人異於禽獸者,在於人具有仁、義、禮、智四端之道德意識。強調修身養性,砥礪意志,慎獨寡慾。應具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與品格。為捍衛儒家思想,他著書立論,引經據典,唇槍舌劍,對道、墨、農及法、兵諸家學說展開了猛烈攻擊,從而確立了儒家的“顯學”地位。晚年他的門生萬章、公孫丑編著《孟子》十一篇,是正宗的儒家經典,無論在當時與後世都具有巨大的影響。終年約80多歲。
第二十節:
荀況儒大宗,而不泥儒見,①
著書數萬言,首創賦五篇,
主張人性惡,宣揚人勝天。②
莊周宋蒙人,道家後起賢,
師承老子說,詆訾儒家言。③
妻死鼓盆歌,釋之返自然,④⑤
《莊子》文雄奇,汪洋恣肆談。
註釋:
荀況 莊周
①泥——拘泥、侷限。
②性惡——指貪圖享樂,好逸惡勞等行為和慾望。
③詆訾——說人家壞話。
④釋之——解釋說明,也含有解脫之意。
⑤鼓盆——擊打著瓦盆做節拍 '歌唱 '。
人物介紹:
荀子(約前313—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末趙國人。初遊學於齊,曾向齊相上書,不見用,遂適楚,齊襄王時又返齊,在稷下學宮講學,三為祭酒。後應聘至秦,晤見秦昭王和相國範睢,考察政情。後返回趙國,與趙王君臣議論兵法。春申君為相時,再入楚任蘭陵令,直至76歲終老,一直在此著書授徒講學,其弟子甚多,以韓非、李斯和秦漢間之浮丘伯最出名。他出身儒門,是儒家八派首領之一。但並不囿於儒學一派之見,能吸收諸子百家之長,批判孔孟唯心守舊成分,其思想體系近於墨家,傾向法家。著有《天論》,批判“天人合一”和世俗迷信觀念,強調“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針對孟子的“法先王”、“性善論”,提出“法后王”、“性惡論”,撰寫《勸學篇》,強調後天的教育作用。是先秦唯物論的集大成者,對後世影響極大。
莊子 (約前369—前286年) 姓莊名周,宋國蒙(河南商丘東北)人,先秦思想家。大概生活在齊宣王、梁惠王時代,比孟子稍晚,比屈原略早些。初為漆園小吏,因惡官場,遂脫離仕途,靠編織草鞋餬口,過隱居生活。楚威王賞識其才德,曾用重金聘他作國相,被婉拒。他閱歷深廣,性情曠達,涉獵名家學說均不為意,他只對《道德經》情有獨鍾,並最終成為老子衣缽的繼承人,道家學派的代表和集大成者。所著《莊子》一書,思想內容蘊涵博大精深,筆調恢詭譎奇,文風汪洋恣肆,寓言故事生動含蓄,針砭時弊尖刻激烈,是道教的經典之作,在先秦諸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