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覺得,這種情況追究誰的責任已經沒有必要,當務之急,是研究完善選舉程式,令以後的選舉不再出現太出格的意外。
這種背景下,省委下來的調查組在烏山住了兩晚便返回了省城,調查得出的結果自然是烏山黨代會期間,沒有賄選、拉票的現象發生。
陸錚不是神仙,但前世經歷記得這次換屆南方省份出現的意外,雖然現今政治格局和前世已經不大相同,但透過方方面面資訊反饋,陸錚覺得,南方省份的意外還會重演,果不其然,一切都在按照他預想的節奏發展。
……
眼看聖誕節同時也是艾瑞斯的生日快到了,陸錚卻忙的不可開交。黨代會過後,在任忠華推動下,烏山路南區、路北區、海港區、新華區、南湖區(原郊區)和濱海新區六個市轄區的社群開始推行人民監督員制度建設。
陸錚除了忙著明年年初市兩會的準備工作外,還要幫助人大推動試點改革。
而從省委、中組部和省人大反饋的訊息看,年後換屆,任忠華擔任市人大主任的事情幾乎已經板上釘釘。
此外陸錚又作為代表參加了省委換屆的黨代會並當選為省委委員,在新一屆省委常委班子選舉中,霍親群並不在候選人行列。
或許是霍親群進省委常委本來就沒有協調的很好,加之烏山換屆出了問題,不管怎麼說,霍親群作為一把手要負上一定責任,沒能按照省委意圖佈局,說明你掌控全域性的能力不足,而提省委常委一事,便也被暫時擱置。
一樁樁一件件,烏山黨代會前後,市長系和書記系的幹部心情調了個個兒,真正是冰火兩重天了。
熊宗武一直也沒個說法,就這樣掛著宣傳部長的位子在烏山耗著,但是人人都知道,他被調離是遲早的事情,甚至傳聞親群書記已經定下了接他班的人,等他調離後,會由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董寬兼任宣傳部長一職。
熊宗武的辦公室,登門的幹部已經寥寥無幾,想來,一向不畏權貴專門和陸錚對著幹的他,這段時間,嚐盡了人情冷暖。
第一百四十一章陸字頭的伊始
週日,陸錚終於抽空來華大上了堂課,這半年他都沒怎麼照面,來了幾次,基本都是上午冒個頭,下午就消失,只怕課程結業考試就沒那麼順當了。
今天難得,上了一整天,下午課業結束,教授剛剛走,邱永強、小趙、張茅等幾個人就圍到了陸錚身邊。
和陸錚曾經鬧了小矛盾的段漢傑,卻是悶著頭走出了教室。
“哎呀,陸,陸哥,今天總算見著您了,您有時間沒,晚上想請您吃飯。”班長邱永強賠著笑臉,他的態度可以說的上是謙卑了。
小趙和張茅都目瞪口呆,雖然上次聚會後就知道陸錚不是普通人,邱永強也開始陸老弟陸老弟的稱呼,顯得特別親近,可今天,怎麼叫上陸哥了?這歲數也太不對了吧,很明顯,人陸錚比你年輕啊,怎麼搞的這麼噁心,只怕比在你正管領導面前還不濟。
邱永強卻是全不在乎別人的目光,班裡好不容易有這麼位人物,怎麼都得結交結交。
自從上次事件後,邱永強便很想知道陸錚是什麼人,可跟人一打聽不要緊,烏山市市長就叫陸錚,邱永強找來好多《烏山日報》,終於在一個版面找到了市長陸錚考察地方的照片,雖然乍一看照片中的陸市長和法學班的陸錚不怎麼像,可先入為主下,仔細看,最終還是判定,兩個人肯定是同一個人。
烏山特區的市長,又如此年輕,不用過腦子也知道人家大有來頭,何況烏山是座什麼城市?現在北京那些比較追求時髦的潮人男女,購物都是去烏山,以用烏山的國外名牌或者合資品牌的消費品為榮,烏山的市長,同其他地市市長比,意義截然不同。
這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