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遼東這兩年的積累,勉強夠三個月了,如此多的糧草絕對不能囤積一處,不然建奴要是捨命一擊,燒了我們的糧草,那這仗就沒法打了。微臣以為這糧草要分三處囤積,分別囤在大淩河堡、三臺子堡和三岔河堡,這樣任何一處出了問題大軍都不至於斷糧,我們可以說是穩操勝券了。”
朱慈炅一聽倒是頗為為意動,但有個問題他不知道孫承宗考慮到了沒,不由問道:“那這守糧的軍隊怎麼安排,要確保三處安全,豈不是要安排三十萬大軍,那樣正面戰場人馬就不夠了。”
孫承宗搖頭道:“三十萬大軍倒是不必了,遼東軍善守,只要每個城池有三四萬人馬,建奴縱然是集結十萬大軍也無法攻破,微臣是想遼東軍十萬人馬主守,其餘五十萬大軍主攻,這樣攻守兼備,建奴必敗無疑。”
朱慈炅聞言一想,可不是嗎,祖大壽率三萬明軍守一座沒有修葺完成的城池,皇太極率十萬大軍都無可奈何,最後只能圍到他們斷糧,再去勸降,遼東軍的確是守城的行家。
想到這裡,朱慈炅不由點頭贊同道:“太傅高見,就這麼辦吧,正好這次朕還帶來了六萬把燧發槍和十萬顆手雷,全部配給遼東軍吧,這樣就更萬無一失了。”
孫承宗見朱慈炅已經同意了他的建議,這才從一旁的書架上取出遼東地圖,攤在桌子上,與朱慈炅商議起具體的兵力部署來。最後決定:
遼東軍主將,提督同知滿桂率四萬人馬守三臺子堡,保護糧草,同時保護糧道安全;
遼東軍副將,總兵何可綱率三萬人馬守大淩河堡,保護糧草,同時接應後續運糧隊伍;
遼東軍副將,總兵祖大壽率三萬人馬守三岔河堡,保護糧草,同時負責前線軍隊糧草排程。
這也算是朱慈炅氣運當頭,一般數十萬人的大戰糧草是不可能囤積在城池裡面的,因為上了十萬大軍的糧草那就不是堆積如山那麼簡單了,能堆出幾十座甚至上百座小山,一般的城池裡都住滿了平民,糧食往哪裡堆,堆平民家裡嗎?不現實,那不知道要把多少平民的住宅給埋掉;堆街道上嗎?更不現實,街道上全是糧草,人都沒法走路了,絕對會亂成一鍋粥。所以,一般的數十萬人的大戰都要專門修建屯糧場所,倉促之間也不可能修建成城池,最多在四周圍一圈木欄柵,這就給了敵人可乘之機。
朱慈炅的氣運好就好在這裡,大淩河堡、三臺子堡、三岔河堡都是新建的城池,還沒來得及往裡面遷徙平民,所以三個城池基本上都是空的,正好做屯糧之所,城池比倉促之間修建起來的臨時屯糧之所自然要安全的多,再加上大明最擅守的遼東軍,皇太極那偷襲糧草的算盤怕是打不響了。
孫承宗和朱慈炅商議了近半個時辰才放心的告退了,這個時候憋了半天的鄭成功終於解放了,他邊打哈欠邊不解的問道:“皇上,我們不是去打仗嗎,怎麼說了半天盡說些糧草的問題,這跟打仗有什麼關係?”
朱慈炅聞言一愣,這小子就光想著打打殺殺,打仗那有這麼簡單,該怎麼跟他解釋呢?
他想了想,終於想到一個例項,這才開口教導道:“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人不吃飯,馬不吃草,哪有力氣和敵人去戰鬥啊?《三國志》你看過沒,官渡之戰,曹操兵力如何,袁紹兵力又如何,曹操是怎麼打敗袁紹的?”
鄭成功聞言,立馬興奮的賣弄道:“看過啊,看過啊,曹操只有三萬兵力,袁紹至少有十二萬,最後曹操夜襲烏巢,燒了袁紹大軍的糧草,兵無糧自亂,袁紹大敗而逃。”
鄭成功越說聲音越小,一瞬間他就明白了,這糧草真是重中之重啊,重到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怎麼慎重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