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黃太太也是金陵人士,和我是同鄉,以前不知道,以後可要多來,別和我們生分了。”容氏笑著對中年婦人道。
“老太太不嫌煩,我是樂得來,聽老太太說說話,也跟著長些見識。”黃太太笑著道。
這位黃太太夫家是京城,年前曾帶著女兒去走親戚。回來時經過通州,馬車卻在路上壞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多虧遇到從江南返回的鄭元朗,從通州下船,帶著車隊經過,借了輛馬車給黃家母女,後來一路回京,也對這母女多有照顧。
到京城後,黃家派人來送謝禮,攀談起來都是江南人士,再住上追溯,竟還是沾親帶故的。因此黃太太就和鄭姨媽親近起來,又由鄭姨媽引見,也和齊府走動起來。
“這孩子,少年老成,又極熱心,辦事又周到。鄭太太教導的好孩子。還有好兒姑娘和姝兒姑娘,也都是一等一的,我常和我那姑娘說,要多向她這兩個妹妹學學,才是閨閣的榜樣。”
黃太太依舊如往日般,不住口的誇著鄭元朗,順帶也誇鄭家兩姐妹。
眾人又說起黃太太的女兒黃秀娥。
“黃姑娘這樣的才貌,想是早就定了人家了吧?”齊二夫人問道。
“還不滿十七歲,也有幾家來提親的。是我心疼我這姑娘,拖著沒有定。我是做母親的心腸,也不要他如何富貴,也不在乎身份,只要人實誠,能善待我的女孩,再要家裡父母長輩慈愛,就是再好沒有的了。”
容氏笑眯眯她聽著,齊二夫人和鄭姨媽交換了個眼色。
“如果黃太太不嫌棄,我這倒有門親事,說給黃姑娘。”齊二夫人道。
黃太太自然問,是哪一家。
齊二夫人指指鄭姨媽,“不如你們做了兒女親家吧,這也是黃姑娘和朗哥兒的緣分。”
黃太太哪有不願意的,鄭姨媽也早有些意,因此這婚事就這樣定了下來,鄭姨媽和黃太太兩個興沖沖地商量起換庚帖、下定的事。
荀卿染聽得鄭、黃兩家的親事定了便從廳中出來,走到西面梢間。
鄭家姐妹、黃秀娥、齊婉麗姐妹幾個正聚在一處有說有笑,都看著黃秀娥打絡子。原來黃秀娥手巧,打的一手好絡子,好多花樣都是這姐妹幾個從未見過的,因此每次黃秀娥來,少不得聚在一處,向黃秀娥討教。黃秀娥頗有耐性,與眾姐妹相處極好。
“秀娥姐,這個絡子好,我編了幾次,都編不好,秀娥姐,你再教給我一遍。”鄭姝兒挨在黃秀娥身邊,語氣親密,帶著些撒嬌的意味。
“好,這個是最難的,你彆著急,慢慢學。一時學不會也不要緊,你要這絡子,我編給你就是了。”黃秀娥柔聲道。
“秀娥姐最好了。”鄭姝兒笑道。
“四奶奶來了。”
黃秀娥抬頭看見荀卿染,忙站起身。她身量不高,卻是苗條勻稱,一張白皙的鵝蛋臉,水杏眼,鼻子兩側略有些雀斑,容貌並不十分出眾,卻是溫柔可親。
“快坐著,不用這樣客套。我聽見你們說的開心,忍不往來湊個熱鬧。”荀卿染扶著黃秀娥坐下。
黃秀娥手指修長,手心微涼。
鄭好兒和齊家姐妹也起身招呼,鄭姝兒見了荀卿染,一開始略有些訕訕地,卻也起身跟著叫“四表嫂”。
大家坐下說笑,那邊敲定了親事,想來幾個女孩子心中早就有了數。荀卿染怕瞟了黃秀娥,便沒說出來,只招呼人另送了手爐給黃秀娥,又送了暖身的熱茶。
這邊送走了黃太太和黃秀娥,鄭姨媽和齊二夫人到祈年堂說話。
“這下好了,朗哥兒這件大事定了下來,接下來就等馮家進京來,將姝兒嫁過去。她們兩個都順順當當的,以後我去地下見了老爺、二老爺和二太太,也有個交代。”鄭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