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失利,使得淮東的徐泗防線變得整固,燕胡在山東、河南一線轉攻為守,但淮東在廟山島、津衛島等島嶼為基地,部署水營兵力,將觸手始終伸進渤海灣不收回來,就叫燕京城裡有如芒刺在背,終日難安。
廟山島距登州城就十餘里,津衛島離津海城更近,都不到十里;淮東在這麼近的距離部署jīng銳戰力,隨時能夠襲擾從遼陽到即墨的數千裡沿海線。
更為恐怖的,淮東兵馬透過海路轉移的速度相常快,也非常的隱蔽跟自由。
奢家在浙東、浙南的戰事接連失利,就是燕胡不得不深思的前鑑。
十二月下旬那赫雄祁給調到山東東部,就有衛戍海疆之意。從登州、萊州、滄南、津海、昌黎、榆關、遼陽以及金州等地,山東以那赫雄祁為首;從榆關到滄南,以葉濟白石為首;遼陽、金州也都用宿將,建立一要簡陋的海疆防線,就是為了防備淮東兵馬從燕薊、兩遼等腹心之地進行大規模的登陸。
葉濟兒在這條防線上投入十萬兵力,其中更有東胡jīng銳騎兵四萬眾,代價不可謂不高。而淮東這時在津海島、廟山島投入的兵力只不過數千人而已。
要將淮東戰卒從這些海島驅逐出去或者剿滅,燕京城不直接掌握一支強大的水營力量不行,淮東的造船能力如此之強,燕胡拿什麼跟淮東拼水營?
'。。'
。。
第62章 北還徐州
宋佳北還徐州,已經是元月下旬了。
chūn寒料峭,泗水剛剛解凍,河道上給運糧、運木、運鐵、運煤、運布的船擠滿。
內河漕船的載量少,即使如此,輸運效率之高,也非人駝馬運難比。
收復徐州後,淮泗溪河冰封,只能用騾馬將緊缺的物資運上去,但大量重建所需的物資,都集結在泗陽淮安、沭口等淮河沿岸的城鎮裡。
趕上開chūn後河道剛剛解凍,如此巨量的物資,要在短時間裡一起發往徐州去,上千艘船一起發動,河水之上帆桅如林,便當年漕路通暢時,在泗水河上也難見這樣的盛景。
宋義乃宋氏掌兵人物宋時行之子,時年二十一歲,雖在營伍長大近年來也隨父在軍中治兵事,但未經歷過殘酷的戰事。此行北上是他初次離開閩地,令他所感新鮮處太多,從淮口進入淮河,看到沿岸城池峙立如山嶽、平田如疇、一望無垠,而淮泗河流之上,舟楫之盛,遠非閩地能比,才真正認識到中原的強盛,非八閩能及。
中原若陷入分崩離析的八閩若能成事,但只要稍有強勢人物崛起,就能遏制八閩的擴張勢頭,此前受阻於李卓,此時又受阻於淮東,並非偶然因素。
所為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宋義在泉州里還沒有深刻的感觸,此番乘海船北上,感觸極深。便是他們所乘的林政君級海船,就顛覆了他以前的認識。
以往晉安、泉州最多能造三千石載量的海船,在他們看來已經是巨舶,而崇州造船場如今每年能造六艘載量達兩萬石的林政君級海船。
從夷洲竹溪縣出海,揚帆北上,六天時間即進入淮河,隨船裝載萬餘袋大米,很難想象這麼多糧食要走陸路運到淮口要耗費多少人力跟物力。
海船在灌雲停泊,大宗貨物要從灌雲轉運,宋佳及宋義等宋氏子弟換乘河船趕來泗陽,看到泗水河道擁堵,又換乘馬車及騾馬走陸路北上,於永興三年元月二十八日進入徐州城。
這時的徐州城正為林縛與劉妙貞的婚事而張燈結綵。
南下時,徐州城剛剛收復,殘破不堪,一片淒涼,今返徐州,城池還沒有得到大規模的修整,但氣象大為不同。
為緩解糧食的壓力,城內擁積的大量流民都陸續往南面的睢寧、宿豫兩城疏散;軍營也都築在城外,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