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強力意志一檔。生命衝動也具有強大的衝力。這種生命衝動不僅具有創造性,而且也具有破壞性。柏格森反對理性,主張用直覺體驗直接鑽進物件內部直接認識物件,與物件融為一體,把握生命本體。

柏格森的生命衝動說有其合理之處,它說明了人自身內部有一種潛在的力量企圖克服算賬以及外部的重重障礙,實現人的自由。但是如果這種生命衝動不加近'控制,不由理性來約束,其後果也同樣是十分可怕的。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生命的本質是本能。弗洛伊德等人持這種觀點。他們試圖從心理學的角度認識生命。人的生命與其它生命的區別在於人具有意識,弗洛伊德將人的心理結構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部分。意識屬於人明顯感知到的心理活動,潛意識是人的原始衝動和本能慾望,前意識介於潛意識和意識二者之間。弗洛伊德又將人的人格結構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屬於潛意識層次,奉行唯樂原則;自我奉行唯實原則,超我按道德求救約束本我和自我。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潛意識裡的本我的本能衝動是生命發展的強大動力,他特別指出人的本能中的*的巨大作用,人的行為無不與之相關,如果受到壓抑,生命就會痛苦,長期受壓抑人就會患各種精神方面的疾病。除此之外,弗洛伊德認為人還有一種死亡本能,表現為人的侵略性和破壞性。

弗洛伊德認為生命中本能受到壓抑人就缺乏活力和生命力,這種本能甚至與人類的整個文明息息相關,總之他特別強調人的潛意識中本能衝動的重要性。從這個意義上講,弗洛伊德與尼采、柏格森等人又是一脈相承的,但弗洛伊德更*裸地揭示了人的動物性的一面,泛化了本能中*的作用,性本能是生命的第一推動力,也是最大的推動力。很明顯,弗洛伊德的學說是建立在性本能的基礎之上的,這種理論有其合理之處,弗洛伊德看到,比起理性來,人更受到非理性的控制,非理性的力量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潛藏在人的最深處。弗洛伊德的偉大之處在於使人們更清醒地認識到人的複雜性以及人類道德建構的艱難性,但他也使人類誤入歧途,人的生命與動物的生命之間的界限被抹殺了,人成了虛偽的動物。弗洛伊德看到了人的動物性的一面,忽略了人的社會性一面,他所謂人的快樂只是動物的快樂,只是性滿足的快樂,把人的精神簡單化了,人有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比如人的尊嚴、名譽、地位、價值,所有這些弗洛伊德統統忽略了,暴露了弗洛伊德所處時代的人類的精神極端貧乏。

在弗洛伊德看來,生命的本質是本能,但他沒有看到人的生命與動物的生命的真正區別,把動物的生命本質推廣到人的生命中,正像把達爾文的進化論應用到人類社會中一樣,其結果是十分可怕的。按照弗洛伊德的邏輯,人類的文明必然會壓抑人的本能,人只有回到原始的自然狀態中人的本能才會盡情釋放,從一個角度講,這也暴露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對人的壓迫,使人異化,另一方面,弗洛伊德也把人類的前途推向黑暗和混亂的境地。強調人的動物性本能,實際上使人本主義走上了極端之路,人的快樂廉價到與動物的快樂一模一樣。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他們對生命本質的看法,都走的是非理性主義的路子。人確實是感性動物,但人只所以為人卻由於能超越感性,上升到理性層面,也就是精神層面。感性和理性之間的關係也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感性是人認識事物的第一步,理性卻是人認識事物的成熟的標誌。感性的衝動是不穩定的,多變的,理性的力量卻是穩定的,長久的,當然理性的力量也以某種感性的方式表現出來,但理性的力量是深沉的,內心的,而感性的衝動是膚淺的,外表的。從感性的衝動上升到理性的力量,才是人的真正的精神力量。

生命的本質是精神。人的生命是高貴的,人的精神是純潔的。人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