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戰報可不僅僅只是朝廷收到了,楊林可是也收到了,而且還更加的詳細,他也更加深知姜松的能力,以及和北平王的矛盾!
但他一向愛惜人才,那些小事在他眼裡都不是問題,此刻恨不得立即飛身前去瓦口關一睹真容。
如今又看著姜松的官職被越討論越小,還要被捆綁在京城,虎目對著柳放二人就是一瞪,不怒自威。
“王兄?”
楊堅抬眼看向一臉紅溫的楊林,示意他開口。
楊林恭敬地行了一禮,朗聲道:“陛下,老臣以為姜松戰功赫赫,此次平叛及生擒突厥王子之舉,於我大隋實乃大功一件,其招降三千突厥騎兵更是聞所未聞!出身雖為旗牌官,但才能已然盡顯,萬不可因出身而輕慢其功績。”
“在老臣看來,高大人所提宣節校尉之位,品級實屬太低,難讓姜松及眾將士心服。王大人所言振威校尉,也算不上高!”
“老臣以為,勳官就不必封了,乾脆封他一個從五品的定遠將軍!如此方能彰顯我大隋對有功將士的重視!”
楊林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從五品的定遠將軍,這可比之前所提的那些官職品級和權利都高出不少,可謂是一步登天,眾人皆驚愕於楊林如此大膽的提議。
楊廣眼中立刻閃過一絲驚喜,卻又帶有一絲惆悵,他本就想為姜松謀得較好的封賞以拉攏其心,如今楊林這話正合他意,但將軍之位卻不如他意。
雖說他也沒料到楊林會直接提出封這麼高的官職,但這對他的計劃無疑是有利的,當下嘴角微微上揚,卻也並未表露得太過明顯。
而那柳放一聽,面色更是漲得通紅,剛要開口反駁,可卻再次迎上楊林那雙虎目,頓時又把話嚥了回去,只敢在心裡暗自腹誹:羅王千歲,在下也愛莫能助了。
楊堅聽到楊林的意見後,微微一怔,旋即目光深邃地看著楊林,沉聲道:“王兄,你這提議可著實大膽啊。姜松雖有戰功,但此前畢竟只是旗牌官,一步擢升至此等官職,你可考慮過諸多後續影響?”
楊林面色坦然,再次躬身行禮道:“陛下,老臣自然知曉此舉或有不妥之處,但姜松之功實非尋常可比。那三千突厥騎兵被他招降,此等功績若不重賞,恐寒了天下有能之士的心吶。且老臣觀其行事,有勇有謀,必能勝任這定遠將軍之職,還望陛下三思。”
楊堅聽了楊林的話,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陷入了沉思。
昨天他收到邊關戰報的同時也收到了北平王羅藝的來信。信中言辭犀利的點明瞭姜松之前身為天堂縣馬快班頭,又轉身成為了北軍大營的旗牌官一事,這明顯違背了大隋的律法。可偏偏他又戰功赫赫,讓楊堅對姜松的封賞一時也感到頗為棘手。
本想在今日早朝把難題拋給諸位大臣,而他們的回答也讓自己頗為滿意。姜松此行,瑕不掩瑜,本想壓下不提過往,折中封個七品武職,卻又聽到楊林這般提議,倒讓他一時有些難以抉擇了。
但看著楊林的眼神,若今日封賞不讓他心服口服,怕是這姜松以後又會落入他的麾下了。
雖然楊林對大隋的忠心日月可鑑,但終究是藩王,手下已經收了十二太保,更有魏文通、新文禮等大將,萬不可再添猛將了。
楊堅在沉思的同時,朝堂上眾人也都屏息凝神,等待著楊堅的最終決斷。
楊廣看到楊堅陷入沉思,知道該是自己出面的時候了:“父皇,兒臣以為皇叔所言極是。姜松之功,不僅在於平叛與生擒突厥王子,更在於其能讓三千突厥騎兵誠心歸附,此乃不世之功。若僅因他出身低微便輕賞,日後再有戰事,誰還肯為我大隋拼死效力?”
“況且,眼下最重要的是還在瓦口關羈押的染干!我大隋於數年前已與東突厥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