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不疑其他,只把面前之人當成了普通的商人,道:“華卿此番救駕,功勞不小,孤賜你白銀五千兩,錦緞百匹,這便下去罷。”
按說五千兩白銀和百匹綢緞也是不菲,但以救回了太子公主的大功而言,卻實是不算多,而且以如今“惡狗門”的身家,這點兒賞賜更不會放在華不石的眼中。
他當下叩了一個頭,道:“多謝聖上恩典,只是金銀財物非小民所需,可否懇請聖上換一物賞賜。”
此言一出,崇禎的臉色頓沉,道:“朕賞你銀兩錦緞還不滿足麼,還想要換甚麼賞賜。”
華不石道:“小民只想聖上御賜一幅墨寶,足可抵過千萬銀兩。”
崇禎未及說話,身邊的田貴妃已搶聲道:“大膽,陛下的墨寶豈能隨便賞賜給你這等草民。”
她轉過臉對崇禎道:“陛下,此人目無尊卑,出言無狀,不如把他趕出宮去罷。”
崇禎卻按住田貴妃的手,對華不石道:“你不要銀兩錦緞,卻想要朕的墨寶,可有甚麼緣由麼。”
華不石道:“金銀錦帛只是身外之財,就是再多也會花盡,聖上乃是有道明君,御賜墨寶小民供奉於家中,傳給子孫後人,留存千秋萬代,自當強過無盡的財富。”
這句話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實是頗為肉麻,華不石臉皮本就夠厚,口才和演技亦佳,說出來倒真似是一片虔誠,全無作做之感。
其實這些話皆是曹暮雲與這位大少爺事前就早就已套好了的,此番進宮面聖,華不石首先要做的便是搏取皇帝的好感,方有機會達成下一步的目的,他雖然對崇禎皇帝所知不多,但曹暮雲對這位父皇卻是極為了解,包括其姓格,喜好,習慣等等,皆是一清二楚。
與許多喜歡奢華的君王不同,崇禎皇帝十分節儉,這也與大明朝廷如今國庫空虛的現狀有關,數千銀兩在那些家財萬貫的王公大臣看來,甚至華不石這等江湖門派的主事者眼中都不算什麼,可在皇帝朱由檢看來卻是一筆大數目,賞賜出去其實頗為心疼。
而崇禎平生最怕的,就是別人說他昏庸無道,大明朝的國勢衰落到這等地步,大小官僚少有不貪贓'***'者,而這位大明天子卻是最勤奮的人,每曰都忙於政務,時常批閱奏章直到深夜,勞心勞力,這也是他年紀並不大,卻容顏衰老得好似五六十歲老人的原因。
第八百四十二章 凝心針
崇禎平生最怕的,就是別人說他昏庸無道,大明朝的國勢衰落到這等地步,大小官僚少有不貪贓'***'者,而這位大明天子卻是最勤奮的人,每曰都忙於政務,時常批閱奏章直到深夜,勞心勞力,這也是他年紀並不大,卻容顏衰老得好似五六十歲老人的原因。
只可惜國運並非憑著一人之力就能扭轉,哪怕這個人是皇帝亦是如此。
華不石不要銀兩錦緞的賞賜,只要一副墨寶,而且又說皇帝是有道明君,要將此墨寶留存子孫萬代,意指大明朝的江山也會延續千秋萬代,正是為投崇禎皇帝所好。
果然不出所料,崇禎臉上微現笑容,道:“難得華卿忠心為國,朕就如你之願,改賜一幅墨寶罷。”
他隨即對田貴妃道:“愛妃,把筆墨拿來。”
田秀英雖然心裡不願,但皇帝開口卻也不敢違抗,當下起身走到牆邊的架前,端來了文房四寶。
宣紙在桌上鋪好,崇禎皇帝提筆潤墨,刷刷點點,很快就寫成了一幅字。
華不石跪在地上看不見桌上的字,站在旁邊的曹暮雲卻能瞧得清楚,只見皇帝所寫的是“萬方同樂奏千秋”七個楷體大字,筆鋒甚是酋勁。
這句七言詩本是出自於唐朝張祜的“千秋樂”,此時在崇禎寫來,實是指大明朝江山永固,千秋萬代之意。
寫完了這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