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章 旅順大屠殺

海戰之後清廷估計到倭軍將乘勝入侵遼東半島,諭令李鴻章速謀戰守。

李鴻章根據各國探報,倭人將大股侵犯北平,又密謀偷襲奉天的情勢,提出了“嚴防北平附近地區,力保奉天以顧東省之根本;然後集結重兵,再反擊倭寇,繼而規復朝鮮之地”的戰略方針。

清廷集中兵力加強對遼東地區的防禦,任命四川提督宋慶為幫辦北洋軍務兼前敵各軍總統。迅速募軍30營,將集結於九連城附近鴨綠江右岸的 81餘營5哨共計3.04萬清軍,分左右兩翼防線,形成東起蘇甸及長甸河口,西迄大東溝、大孤山,綿亙數十里的鴨綠江防線。清政府在以重兵屯駐鴨綠江防線的同時,又陸續從各地抽調兵力,以充實山海關至奉天、營口一帶第二線的防務。

但是各路清軍人心不齊不服排程,而且平壤之戰清軍大敗不久,士氣不振,很多將領都沒有和倭寇抗戰到死的決心。清朝雖任命宋慶為諸軍總統,節制各軍但實則並不能很好的排程軍隊。

鴨綠江江防之戰開始於10月24日,是清軍面對倭軍攻擊的首次保衛戰。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約兩萬八千人。倭軍進攻部隊共計三萬人。倭寇方不但士氣高昂,野心勃勃,甚至揚言要直搗北平,讓清朝皇帝“面縛乞降”。

倭軍先於九連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游水過江成功。當夜,倭軍趁著黑暗的掩護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中流架起浮橋,而清軍這邊沒有提前設防,遂未覺察。10月25日晨6時,倭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儘管率部堅持抵抗,但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倭軍佔領了虎山。

其他清軍各部聽聞虎山失陷後,公然不戰而逃。倭軍就這樣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至於清朝方面,雖然在鴨綠江防線派重兵近三萬人駐守,但最後還是全線崩潰。

這也說明了現在的清廷軍隊有著很大的問題,軍心渙散,貪生怕死沒有守衛國家和百姓的信念感。

10月24日金旅之戰展開了,直至11月22日旅順口陷落,這是一場讓倭寇暴露出殘暴卑劣品性的一戰。倭寇第一軍進攻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倭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陸。由於李鴻章一心要保旅順港,清軍便沒有在此處設防。可是倭軍在花園口登陸活動歷時十二天了,清軍竟然還是坐視不問,當地的農民只好自發抗擊倭寇軍,這才暫時拖住了倭軍的行動。

旅順口作為北洋水師重鎮,由李鴻章耗時十六年,耗資數千萬建成。船塢、炮臺、軍儲的實力為北洋軍之首,被稱為“遠東第一軍港”。旅順不僅背靠群山,而且主要山峰上都設有炮臺,東面有松樹山、二龍山、雞冠山、望臺北等炮臺,西面有椅子山、案子山等炮臺,共有加農炮、榴彈炮、野炮、山炮等各種大炮78門。關於旅順之險要,黃遵憲曾讚道:“海水一泓煙九點,壯哉此地實天險!炮臺屹立如虎闞,紅衣大將威望儼”。

駐守旅順的清軍,原有記名提督黃仕林、記名總兵張光前各兩營,後各增募兩營,共八營四千一百人。後增加臨元鎮總兵薑桂題四營、記名提督程允和四營,共八營四千人。1894年11月初,李鴻章又派記名提督衛汝成的五營三千人,再加上金州、大連灣敗退的連順、徐邦道、趙懷業殘部,總兵力為一萬四千七百人。可是儘管清軍兵力多,但諸軍部之間互不聯絡,而且都沒有固守和抗擊倭寇的信心。遂八位統領互不隸屬,各行其事,雖然臨戰前各將領公推薑桂題為總督,但他戰守無策,一味告援,不能改變諸軍相互觀望坐視的局面,並不能很好的利用人多的優勢來一起抗擊倭寇。

11月6日,倭軍擊潰清軍連順、徐邦道等部,佔領金州。7日,倭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