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做過
火工道人,重金禮聘而來,再加上名報人濮一乘(做過北洋時代財政部
印刷局局長),他當年在天寧寺就嘗過這個火工道人的手藝,的確不同
凡響。這一宣傳不要緊,.立刻就把六味齋捧起來了。可是人家穴味齋
做出來的菜,的確跟北平各寺廟做的素菜不一樣,就拿炒菜用油來說,
北方廚師炒菜都用香油,甚至炒菜起鍋還要加上一勺浮油,所以炒出
來的菜,都有很濃重的香油味。六味齋的掌廚出身江南,炒菜習慣使
用花生油,油又煸得透,各式菜蔬既無油性味,入口香潤而不濡膩,自
然吃者大悅。同時對門開了一家小吃素人鞋店,是從上海分來,所做
便鞋,除了款式玲瓏,又能服帖合腳,大家閨秀、北里名花都是小吃素
人主顧。就是一般殷商闊少、名伶大亨,夏天穿的各式紗葛便鞋,也都
是小吃素人傑作,由於小吃素人鞋店的名字吸引人,也給六味齋帶來
不少生意。當時六味齋普通素席,是八元一桌,奉送草籽念珠一掛。
十元素席菩提子一掛,十五元以上就奉送星月菩提子念珠了。這樣一
來,宏極軒除了東北城老主顧外,西南城的主顧,幾乎全讓六味齋搶
去了。
六味齋最拿手的菜,是“太極兩儀”,把青豆(毛豆)舂碎,加水加調
味料煮爛,用芡粉勾成糊狀,嫩粟米也用同樣方法勾成糊狀;用紫銅片
彎成S形,由邊部塗上熱花生油,趁熱一邊倒上青豆糊,一邊倒上粟米
糊,把紫銅片提起,就成了太極圖形。青豆羹上滴一點粟米羹,粟米羹
上滴一點青豆羹,黃綠相間,不但好看而且好吃。
還有一樣拿手菜叫豆腐松,老豆腐三四塊放在清水裡,煮上三四
小時去淨滷水,用紗布縫袋把老豆腐擠幹,在熱油鍋裡翻炒研碎,加醬
姜醬瓜炒至入味,稍加白糖腐乳汁,滴少許麻油起鍋。這個菜黃花翠
翹,入口融酥,既能下飯,又宜佐粥。到六味齋來的客人,不管是小酌
大宴,都要來個炒豆腐松,因此豆腐用得多,所以豆腐都是到豆腐坊訂
做特別老的。加上火力用得恰當,他家昀炒豆腐松,不管怎麼學,也炒
不出六味齋松爽適口味道來。後來因為新世界城南遊藝園先後關閉,
大森裡的名花又都迂迴八大胡同重張豔幟,香廠一帶由繁弦急管笙歌
達旦而趨於消沉黯淡,六味齋也就在白雲蒼狗中收歇了。
過了沒兩年,在西四牌樓丁字街開了一家香積園,小樓一角,佈置
得清麗靜穆。雖然格局小了一點兒,可是几案陳設,都經過高明人士
指點,出塵高雅,蒼渾脫俗。掌灶的大師傅是什麼出身,雖然不得而
知,可是脾氣特別地嘎古,只供小酌,不辦筵席。據說這位大師傅是位
虔誠佛弟子,他說靈餚珍饌,羅列滿前,已經有乖天和,明明是素菜,愣
要起個葷菜名字,都是什麼雞鴨魚翅的,實在太罪過了。他有幾盤素
菜做得非常夠味,一個是冬菇扒髮菜,別的素菜館給這道菜取名佛法
蒲團,他說那簡直是冒瀆佛祖。這道菜只用冬菇和髮菜,先把冬菇發
菜分別用滾水泡約兩小時,揀去髮菜裡的雜質,冬菇去蒂洗淨,用油下
鍋一炒,隨即加入髮菜,泡冬菇的水、細鹽、薑片,用小火慢燉約三十分
鍾,汁湯將近收幹也入味了,再加醬油、紹酒、麻油,略滾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