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天子怎麼可能有錯?
他原以為自己說出這番話後,純妃該是怕了。
可純妃卻拂開面色慘白的趙懷襄,俯身敬拜,“奴婢——謝聖上恩典!”
她竟改口改得這般快。
眼看純妃再度啟唇,竟似不依不饒,非要他也削了趙懷襄的襄王爵位,盛帝再也坐不住了。
“林氏,休要得寸進尺,老三也是朕的兒子!”
“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何況——”
“夠了!”
盛帝驟然冷喝出聲。
他垂眸去看已入頹勢,毫無鬥志的趙懷襄,一語雙關道:
“老三,你太讓朕失望了!”
“賞花宴一計手段狠辣,用心險惡,雖未釀成大錯,已罪不容恕。”
“給朕滾回你的襄王府,從今往後,沒有朕的旨意,你這輩子都休想踏出一步!”
話音落下,盛帝當場拂袖而去,再不給純妃開口的餘地。
一旁的福順公公先是一怔,隨即匆忙邁步跟上,此刻卻不由回頭看了眼純妃,心頭大震!
好一招以進為退!
旁人或許瞧不出純妃的用意,但他福順公公跟在聖上身邊幾十年了,對聖上的性子尚算了解,故而看得清楚明白。
純妃這分明是捨己為引,一步步謀算帝心啊!
聖上氣怒之下應了純妃入庵堂的第一請,但天子驕傲,自然不可能、也不甘願被純妃牽著鼻子走。
,!
所以這削爵的第二請,聖上是萬萬不會再答應的。
純妃一心求聖上重罰襄王爺,可襄王爺到底也是聖上骨肉,這些時日以來又頗得帝心,故而聖上定會選擇從輕處罰。
可是今日趙世子當著眾朝臣之面發難,這件事恐是瞞不住了。
趙世子身為“同謀”,已自請前往皇陵,襄王爺作為“主謀”,若罰得太輕,又如何能服眾?
思來想去,竟只有監禁於王府最是恰當相合,而這隻怕恰恰是純妃心中所求!
一旦降罰,便是給襄王爺定罪了,光謀害太子妃與皇孫這一條,就讓襄王爺徹底失去了奪位的資格。
從今往後,無論對瑞王爺還是皇孫殿下,襄王爺都再無威脅可言了。
如此一來,監禁於王府不僅保住了王爺的性命,且還順理成章地讓王爺脫離了今後的爭鬥。
純妃娘娘這是何其的用心良苦啊
思及此,福順都已經隨盛帝邁出清樂殿了,還是沒忍住回頭又看了一眼。
當年書房之景,歷歷在目。
自己本應處置了當時還是小小侍女的純妃,可是她卻跪在自己身前,那般拼命地磕頭求饒,只求一線生機。
同為伺候人的奴才,他到底是心軟了,指點了她兩個字——王妃。
她是個機靈的,當真趁著他“晃神”片刻的時機,尋到了王妃面前。
當年因著這事,他還捱了一頓板子來著。
福順正這般想著,忽見純妃娘娘的目光越過襄王爺的肩膀,定定落在了他臉上。
她衝他,輕輕點了頭。
猶如蜻蜓點水,又點到即止。
當年生死存亡,她不求王爺,因她知曉王爺高高在上,不會在意她一個奴婢的生死。
但是福順公公不一樣。
想來同為奴才,身份低微,福順公公能懂那份感同身受,還有她強烈的求生渴望。
當年,福順公公將惻隱給了她,或許也是給了曾經的他自己。
一入庵堂,想是此生再難見了。
至少要叫福順公公知曉,這份恩情,她始終銘記肺腑。
只是身處深宮內院,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