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島大陣,八成力量都集中在那座高峰的那處密地。密地,光宇至尊和儒湖相對盤坐,周邊擺放著八件寶器,每一件寶器形狀製作材料都不一樣。兩人中間還有一塊纏繞靈霧的石頭。
開始了,嫁接之術開始了。光宇面目掙扎,以他如今的修為和經歷都露出掙扎的表情,可見其中的痛苦有多大。將自身元神深處的道意抽取出來,不光是**的疼痛,那只是其次的,最讓人承受不了的是元神撕裂的痛苦。
抽取花了三日,光宇憑藉他的強大的忍耐性堅持下來了,最後攤坐著,虛弱的看著儒湖,拼著最後一口氣也要看到儒湖融合道意。
道意抽取出,沒有立馬被儒湖吸收,而是要藉助外物。八件寶器組成一種類似陣法的陣勢,聯合自動發出靈光靈力加持在那石塊上。石塊靈霧散開,最後又聚攏形成一拖形,去接受那抽離的道意。
光宇至尊的道意,融入石塊當中。最後以那八件寶器為輔,石塊自身靈力為主,將道意一點一點融入儒湖的元神當中。(未完待續。)
第兩百二十八章 悟道之劫
道意融入儒湖元神的過程非常的緩慢,同時這個過程也極其危險。相對來說,這股道意是外物,儒湖本身修行的道意有些排斥。如果這排斥太大的話,這嫁接之術根本無法施展。
儒湖是光宇至尊的嫡傳弟子,一身修為盡得光宇的傳承。兩人的道意有些相同,這也是光宇最終選擇儒湖為瀛洲第二名至尊的原因。
周邊八件寶器以及那塊石頭就是為了促進道意融合。那塊石頭可是道階寶物,道蘊石。此石是瀛洲先輩積累下來的,也算是一大底蘊。那八件寶器品階都是在寶階中品,集八門開、休、生、傷、杜、景、驚和死之力調節這一過程融合。
六天的時間,比起光宇至尊抽離道意花的時間多了一倍。這段過程當中,光宇已經沒有能力幫助一二了。能堅持六天,也算是他的意念太強了。道蘊石中,那股道意全部被儒湖所融合,隨後道蘊石化成的靈力之力跟著道意之力的後面融入儒湖的元神。
這股道意不是儒湖自身悟出來的,元神雖然已經將道意融合,但還差一點彌補之力。道蘊石中,先天含有天地大道之意,也有蘊養之能。石中之力,添補進去,正好起到了儒湖本身與那股道意之間的橋接的作用。經過一段時間的蘊養,那股道意便能真正的成為儒湖的道意。
最後主八門的寶器裡面的靈力也會全部被儒湖吸收,而且周邊堆積了成堆的極品靈石也是為了助儒湖突破之用。
光宇至尊看到自己的道意被儒湖吸收後,便再也堅持不下去了。元神散去,重新化作三魂七魄。虛空當中,不知哪裡來的一股神秘莫測的力量,拉著那三魂七魄遁入空間當中。無元神入住天靈處,他的肉身也化成粉末超一個方向飛去。很快就集中在一處灰暗色的密地,這自古以來都是瀛洲至尊坐化後肉身葬送之地。
八件寶器,一塊道階寶物,加上大批大批的極品靈石被儒湖吸收後,他那至尊之念已經有了,至尊之境也就快了,只要渡過那悟道後的進價之劫便能真正成為一名至尊了。
當然,此時的儒湖閉關之所在,已經開始往外冒著氣息。這股氣息威勢非常之大,積聚在一起,開始產生異像了。
峰頂,儒靈執掌瀛洲島,時刻關注著儒湖閉關的密地。那異像還未成型時,儒靈嘀咕道:“好,總算是成功了。”
隨後,道器連同島上陣法之力全部往那裡一壓,壓散那氣息之力,使其無法形成異像。緊接著,道器和陣法湧出的力量,在儒靈的控制下,形成三道隔絕之罩,阻隔裡面的氣息湧出。
密地當中,儒湖運作心法,慢慢調息。元神當中,那股道意順著經脈流動到身上各處,最後又全部匯聚在元神。